从京东敲钟浅谈在港二次上市

“6.18购物节”当天,京东集团在香港二次上市,股票代码HK9618,该次IPO共计发行1.33亿股,每股发行价定为226港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近300亿港元,京东此次在港二次上市成为港交所今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新股发行。京东开盘涨5.75%,报239港元,按开盘价计算,京东集团港股市值超过7000亿港元。

2018年7月小米(小米集团-W 01810.HK)在香港上市,拉开了国内互联网企业以同股不同权的方式在香港上市的序幕。2019年11月,阿里巴巴(阿里巴巴-SW 09988.HK)在港二次上市,则开启了在美IPO的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的进程,随着本月网易(网易-S09999.HK)与京东(京东集团-SW09618.HK)的在港二次上市,该进程进入了加速阶段。

首先,同股不同权和二次上市是什么?同股不同权是指一家公司对外发行两种或两种一行的股票(普通股),一种股票拥有较多的投票权,另一中国投票权则很少,甚至没有投票权。较为常见的为“AB股架构”,即A股拥有的投票权数倍于B股(10:1等),但二者收益权相同。二次上市,指已在本国上市的公司将其部分发行在外的流通股股票在非注册过的另一家证券交易所上市。

缘何上述四家公司在香港上市后会出现不同的公司名称后缀?根据港交所的命名规则,二次上市的公司需添加第二上市代表符号“S”,同股不同权企业需添加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代表符号“W”。即在港交所首次上市的小米后缀为“-W”,在港二次上市的的网易后缀为“-S”,在港二次上市且为同股不同权架构的阿里与京东,其后缀为“-SW”。

在港二次上市要求方面,根据港交所的最新上市规则,主要要求为:已在一家合格交易所上市的发行者,其上市市值大于400亿港元,或上市市值大于100亿港元且营收大于10亿港元;同股不同权的任何受益人必须为公司董事会成员;不同投票权架构的投票权不得超过普通投票权的10倍;相关公司最近至少2个财年有良好的合规记录。

以京东为例,2019年,京东集团全年净收入为5769亿元人民币,全年归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2亿人民币,即使在今年一季度疫情期间,京东季度的收入也达1462亿元,可谓是不缺钱的。缘何京东、网易、阿里这些不缺钱的企业要寻求在港的二次上市呢?据招股说明书,美国参议院5月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等事项表达出的美国不断收紧对中概股的限制是京东、网易等公司的考量之一。此外,二次上市不仅可以募集到资金,且相较于在美国有可能因各种原因遭遇股价大幅波动,二次上市也能起到一定稳定股价的作用。同时,在港二次上市,对中概股在丰富投资人结构,更加接近国内用户和投资人等方面也极有作用。

根据wind统计显示,目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超过250家,总市值约1.7万亿美元。按照前文提到的在港二次上市要求,据美国投行高盛统计,目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中,按照市值要求,有超过40家企业符合在香港二次上市的条件,按照同股不同权调整后的市值计算,也有超过30家企业符合条件。根据德勤的预测,2020年全年,会有5-8家中概股企业在港二次上市。京东之后,下一个在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企业会是谁呢?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296 字。

转载请注明: 从京东敲钟浅谈在港二次上市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