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政府工作报告公布,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赤字率始终没有超过3%,2019年为2.8%,今年赤字率3.6%以上的安排首次突破3%大关。
此外,在减税降费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如何看待当前特殊时期的赤字率安排?减税降费重点在哪些税种,将为哪些群体减负?对此,《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专访了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
财政赤字仍留弹性空间
NBD:市场非常关心赤字率安排,这次首破3%,达到3.6%,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您如何理解赤字率提升的背景和意义?
所以今年我们的积极财政政策,是特殊时期的一些政策考量。当前我们财政收支的矛盾,也是空前的。经济是财政的基础,目前全球经济衰退情况较为严重,我们必须要保市场主体,包括推出减税降费等举措。
今年我们还要完成一些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所以支出压力很大,收支缺口也很大,赤字是弥补缺口的基本手段。
今年从赤字率来看,首次破3%,规模是比较大的,跟去年相比增加0.8个百分点,政府工作报告表述为“拟按3.6%以上安排”,“以上”一词的使用说明仍留有弹性发力空间,也有可能高于3.6%。
今年我们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稳定经济,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保就业。我们现在不追求经济大干快上,今年优先的安排还是要“保”,要“稳”,让我们的经济能够走稳,市场渡过难关。
NBD: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2万亿全部转给地方,这对于缓解当前地方财政困难将有哪些作用?主要用途在哪些方面?
这2万亿元用到基层,为此建立一个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也就是说不按照原来的一般转移支付,有助于支撑企业生存、政府基本运转。
减税降费有利于保障民生
NBD: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延长时间,您认为今年减税降费的重点有哪些税种、费种?中小微企业减税降费对于保市场主体、保就业有何作用?
今年减税降费重在阶段性政策,针对疫情已经造成的冲击,减轻企业负担。从大的税制制度层面,没有出台降低增值税税率以及养老保险费率这种制度性安排。
减税降费的政策主要是前期已经出台的阶段性政策的延期,如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一些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增值税等。
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的缓征,这些所得税规模有限,但小微企业、个体户抗风险能力比较弱,为他们减免、缓征税收能够保障他们的生存,这些行业尽管收入不高,但是对扩大就业、活跃市场,保障民生等意义都非常重要。
从主要税种来看,减税降费的重点在于增值税和所得税。所得税具有滞后性,企业有利润才交税,疫情期间部分企业停工,没有利润。但流转税中的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种,是经营环节普遍需要缴纳的税种,企业一开工销售,就要交税,因此减免增值税能马上增加企业的现金流,是实实在在的减轻企业负担。
NBD:受疫情影响,2020年财政收入增长压力较大,预计今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低于去年,您认为该如何处理好财政平衡、财政可持续性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财政平衡不是局限于一个年度的短线,而是跨年度的动态平衡。所以我们说财政的平衡要将财政收入形势较好和困难的年度抵消,也可以说是一种对冲。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