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大消息,传的沸沸扬扬。
——关于给银行发放券商牌照。
这个消息一出来,各路媒体报道解读很多,但大部分说的是表象,没有说到点子上。
很多人一看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就是利好银行、利空券商,因为银行拿了券商牌照就可以自己直接干两融的业务,能拿下很多券商的市场份额。
其实仔细一想,这个逻辑实在是图样图森破。
2019年银行的营收是券商的16倍还多,银行和券商,一个是含着蜜糖出生的富二代、家财万贯,一个是工地搬砖的穷小子、囊空如洗,一个富二代会拉下脸面抢穷小子的饭碗吗?
很多人只看到了表象,而忽视了表象背后,更深层次的真相。
给银行发券商牌照,包括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银行要向企业让利1.5万亿,透露出来的真相只有一个,国家在有意削弱银行利润,银行躺着赚钱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中国的银行,是全世界最赚钱的公司。
2019年,全A股接近4000家上市公司总利润为3.78万亿。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19年36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高达1.67万亿。
也就是说,公司数占比只有0.94%的这36家银行,却拿走了近4000家公司总利润的44%!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二八分化了,而是银行吃肉,顺便把骨头也啃了,把汤也端走了。
银行是那些屌丝企业们眼里的高富帅,为什么最近国家要绐银行券商牌照呢?券商是个竞争炒鸡激励的金融行业,2019年全行业营收仅3600亿元,仅占银行业收入的6%左右。
银行就算能拿走券商一半市场份额,也就最多增加3%左右的收入。
这相当于,对那个天天数钱数到手发软的行业(银行),绐他们一个民工牌照(券商牌照) 。
好比让一个月薪10万的金领,告诉他晚上再去工地兼职搬砖,每个月可以增加3000元收入,你觉得那个金领会干吗?
如果会干,会是什么情况?除非他觉得自己未来收入会大幅下降,才会去抢劳工的饭碗。
银行没得选,顶层设计已经对银行动手了。
时间倒回到两周前,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首次提到,要让金融系统向实体企业让利1.5万亿,相当于2019年商业银行总利润的75%。
之所以提出要让金融系统让利企业,是因为高层看明白了,央行释放出来的货币并不少,但是不管放出多少货币,钱都在金融系统内部转悠。
最后是银行吃的满嘴流油,实体经济却是滴水难求。
去年一年时间,宇宙大行工商银行净利润3134亿,相当于一年365天,每天净赚8亿以上。
这是个什么概念?
第五套人民币一百元长155mm,1万张是1.55千米,赤道周长大约40075千米,大约需要25854.8万(约2.6亿)张人民币绕赤道一周。
也就是说,工商银行去年赚的钱,可以绕地球十几圈!
这种情况下,央行降息再多,释放再多货币都没什么用,银行一个行业,几乎就全截胡了。
金融业日子越好,企业日子越苦。
2019年,银行业利润同比增长8.91%,又创新高了。
与之相当应的,是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995.5亿元,同比下降了3.3%.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实体经济不赚钱,银行利润居然还创出了新高,奇葩吗?诡异吗?
本来金融业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现在倒好,自己涂上脂粉、披上戏袍成了主角。
金融行业本质是资金中介,金融行业的利润越高,往往资金的成本越高,资金成本越高,企业的生存环境就越恶劣。
有一个银行家是这样对儿子说的:“肉原来在冰箱,现在还在冰箱,但是你的手上是不是多了什么东西?”儿子看着手上的猪油......
现在银行不仅仅是赚了猪油,而是冲着冰箱里的猪肉,狠狠的咬了一大口。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金融业的巨额利润,也不过是账面财富而已。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为了保住更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银行们不让利,谁来让利?
国家给银行发券商牌照,有意给银行留了一条当民工的后路,然后再对暴利的银行动刀子。
相当于打一巴掌给个枣。
高层想触动的是中国的金融格局。
如果银行拿了券商牌照,就意味着,银行不仅能给企业提供贷款,同时也能进行股权投资,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相当于两条腿走路了。
从金融业的角度来讲,无疑是利好的,美国、德国、瑞士等国家一直是混业经营状态。
给银行发放券商牌照,从一定层面讲,是带有强迫性的,银行真愿意去改变吗?
银行像过去那样,躺着赚钱它不香吗?
银行没得选,他不想改变,但是国家的刀子已经架在他脖子上,逼着他去改变。你不做这个业务,就会有其它银行来做,你不参与,就会被时代的洪流抛下。
快鱼吃慢鱼,慢鱼只有被迫选择的权力。
过去,银行靠着左手拿存款,右手倒腾放贷,模式简单、业务暴利,躺床上就把钱赚了。
银行是从古至今,唯二的一个,躺着就能赚钱的行业。
而往后,这样的赚钱模式,是越来越行不通了。
国家、社会、企业,对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只有实打实的为社会服务,让利于民,才能有出头之日,否则劳动果实都让你一个人吃了,经济还怎么发展?国家还怎么进步?
有人说,给银行发牌照,对于证券业是狼来了。
小柒要说的是,这个狼,不仅仅针对证券业,也可能咬伤一部分慵懒、不思进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