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老厂区外的新事业

  盛夏的济钢创智谷孵化基地里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在对这座老建筑进行装修,85年出生的吕厚鹏是这里一家企业的创始人,一路之隔的济钢集团老厂区,是他曾工作了9年的地方。

  吕厚鹏:我父亲在济钢工作了一辈子,我对济钢从小就耳濡目染……

  子从父业,2008年大学一毕业,吕厚鹏就进了济钢能源环保设计部,9年间,从一名普通工程师一路成长为业务骨干。但随着钢铁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跌到“白菜价”的窘境让整个行业都面临转型阵痛。吕厚鹏的一些同事们为了补贴家用开起了网约车。

  2017年7月8日,出完了最后一炉铁水的济钢集团钢铁生产线全线关停,新旧动能转换的势在必行与两万名职工的出路都摆在台面上。那时,吕厚鹏的妻子怀着的双胞胎马上就要出生,原本可以继续留下的他决定出去闯一闯。

  吕厚鹏:我离开的时候和我媳妇探讨,如果我做得不好,我媳妇养着我。如果我做得好,我们全家改变一种生活方式。

  拿着济钢20多万元的补偿款,凭借多年积累的专业技能,吕厚鹏组建了一家节能环保服务公司,而公司的落脚地就在老厂区对面的济钢转型发展十大项目之一――创智谷产业孵化基地。

  吕厚鹏:创智谷是个创业平台,经常会提供一些创业指导,比如现行的关于小微企业、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包括人才引进政策的解读等,他们做的相关的创业配套的工作其实也是比较完善。

  现在,济钢创智谷里已经有60多家企业,入驻企业年产值约3亿元。借助在济钢积累的技能和平台的支持,短短3年间,吕厚鹏的团队就在节能环保领域崭露头角,国家电网等行业一流公司相继抛来橄榄枝,公司年产值也已经过千万。在外奋力打拼的他对济钢的归属感更深了。

  吕厚鹏:我个人觉得济钢转型后发展会更好,因为过去受限于人员众多、设备陈旧、环保压力……我觉得对它来说是个很好的释放。

  在济钢创智谷大楼正对面,有一块约10米长的钢板,上面刻着10个鲜红的大字――“续燃一团火,再造新济钢”。当年的老同事们已经各奔东西,吕厚鹏还是常常在微信群里碰到他们,偶尔一起吃饭聊天。滚烫的铁水成为一种记忆,转型阵痛中的努力拼搏却一直在路上,迎接新生的喜悦与希望。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878 字。

转载请注明: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老厂区外的新事业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