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禾黄老板的婚嫁连续剧,终于等来暂时的高潮。今天早上,被剧透了半个多月的万科入局,账单显示,24.3亿元,接手泰禾19.9%股份。黄其森自己剩下29%的股份。
怎么看待这笔交易的性质?
我的大致感受:就是一个同业的友情支持,纯地产的业务协同动机不大。
首先,被剧透的心思
从媒体到万科,都在各种强调,这笔交易是有条件的,安全风险很低。
你看哈,如果是特别重磅的交易,交易双方肯定都要互相恭维一下,你很重要,你很优秀,你值得被投资,十分看好你。
但是,本次交易里,这样的措辞与心态,基本没有。连吃瓜群众都在普遍议论,风控很严,万科的风险很小——这种舆情心态,只能进一步剧透本次交易的性质。
风控当然要严格。泰禾的优质资产,抵押率比较高,也经历了一到两轮同行的挑挑拣拣,加上自身关联交易多是硬伤,万科的入局,重视风险,情理之中。
从签署协议到股份过户,是一段过渡期。这段过渡期,不确定性依然高度存在,但是,此刻,最重要是涨停。涨停最重要的是输出信心。
其次,持股比例的心思。
万科精心选择了19.9%的股份比例,没有越过20%的持股红线。而且,一再在协议里说,协议签订后,不管后续如何变化,钱就这么多,股份也就这么多,再无增加。
万科暂时不想让泰禾成为自己的联营公司。这第二个心思,就明明白白地写在字里行间。
事实上,9点钟时,我去看万科公告,提都未提。这笔24亿元的投资,数量太小,甚至都不足以触发万科A的公告。
再次,我也并不认为,万科有吞下泰禾的欲望。不过,如有必要,万科完全有相关经验。
泰禾是一家有战略的公司,也是有好产品的公司。但是,问题是,这两样东西,万科其实都不缺。
说好听点,泰禾是一家战略驱动的公司,说不好听点,泰禾是一家老板驱动的公司。
中国很多的地产老板,大多自负,骄傲,过去十年,周期性地为行业经验与经济周期所蒙蔽,个人战略中的bug就容易被放大成公司的灾难。公司颓变成为老板的人质。
泰禾已经算是里面比较有自省意识的。事实上,我也认为它在2012-2015年的布局,踏准了补货周期。今天泰禾的产品系、规模与影响力,也是建立在这些土地的投资之上。
但是,泰禾走到今天,过度授权与过度猜忌,高度并存于这家公司。结果就很明显,几块土地的消化不良,就让整条船上的人都付出代价。
如果你拆一拆原因,你可以说是一些职业经理人的水平与操守有问题,但是这又是谁的管理责任与决策责任呢?
如果泰禾就此躺倒,那么,它的「真正死因」就会被掩盖,整个行业也就因此失去了一个生动的样本。一个可以活下去的泰禾,也许平庸化,也许V型反转,它会做全方位的反思,它将比一个倒下的泰禾更能传递出公司治理、决策质量的重要,更有教育意义。
回到万科。泰禾与万科,没有太强的互补性,从产品到战略。它们二者走到一起,首先大概率是友谊支援与惺惺相惜的结果。
过去几个月,婚姻状态成谜的泰禾,各种传闻。但是,无一落地。
万科的出现,不管是一根稻草,还是一艘救生艇,一定会给泰禾带来更多的信用背书。哪怕未来,这份交易,没有获得交易所的批准,它也给黄老板充值了自救的时间余额。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看点。
经过多次涨停后,泰禾目前总市值也仅在160亿元。但是,在它数百亿元的负债规模面前,一次轻量级的股权交割,似乎还无法全面改观。
地产同业并购的核心标的是土地。但是,土地的光芒太耀眼,会让人变成秃鹫,人与品牌,就会被踩在地上。
如果把当前的泰禾难题当作一个「行业大问题」,那么,下一个悬念就是,万科如果真的想扮演拯救者,它会不会给行业输出一个区别于以往的、三方、甚至多方操作的拯救解决方案。
2006年,万科在杭州买入了南都地产,印象中交易额36亿元。它表面买入了南都地产,实质上买入的是杭州市场份额。南都的老板周庆治华丽转身,旋即买了万科的股票,成为万科的投资人,两次套现,财富不减反增。周庆治与王石、郁亮在中城联盟组织里,也一直相处的很好。
如果黄其森愿意,他其实还有很多选择。但是,如果不愿意,黄其森也还没有离开牌桌。泰禾与万科都在同一个行业里,同一个组织里,黄应该庆幸他遇到的是万科。
我给人推荐过泰禾的房子,还给人推荐过泰禾的工作,衷心希望泰禾还有机会重新树立买房人的信任,活下去。
欢迎添加微信 ice010913,请务必注明姓名,公司与职务。感谢支持一勺言
推荐阅读:
一勺言|海南楼市的蓄水池更深了
一勺言|演讲:融创的最新角色扮演
董小姐|雇佣军的秘密
董小姐|地产大金主也开始起立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