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李树超
今年以来,权益类爆款基金不断出现,昨日,摊余成本法债基同时出现两只爆款产品,首募规模都达到80亿元左右。上半年即将收官之际,摊余成本法债基有望接力成为发行市场的新亮点。
摊余成本法债基现爆款
2只产品募集近160亿
昨日,国寿安保、浦银安盛基金双双发布旗下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成立公告。其中,国寿安保瑞和66个月定开基金募集80亿元,浦银安盛普嘉87个月定开首募规模也达到79.9亿元。
根据记者的统计,今年以来已有6只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首募规模超过了50亿元,分别来自华安、富国、博时、民生加银等基金公司,这些产品多在今年1月时发行。
时隔5个月,摊余成本法债基再现爆款。对此,北京一位中型公募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在资管市场净值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对收益、波动有定量考核要求的机构资金更为青睐这类产品形式,银行自营、保险资管等对此类债基的需求比较旺盛。
据该负责人透露,她所在公司比较擅长固收基金投资,一季度申报了一只机构定制的摊余成本法债基,正在等候批复。
从目前申报基金的开放期限看,主要有39个月、66个月、88个月,最长的达到123个月,投资上实施“持有到期”策略。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机构定制摊余成本法债基,主要是为达到资金稳健增值的目的,在产品的投资范围和期限上都有特定要求。
北京一位绩优债基经理表示,资管新规实施后,产品以市值法计价可能会使部分银行、保险机构的财务报表产生波动。以摊余成本法计价,则可以平抑波动,中长期保持财务报表的稳定,这是机构资金的核心诉求。相关基金多数设计了较长时间的封闭运作期,以锁定中长久期的投资收益。
上述北京中型公募市场部负责人也说,一般而言,摊余成本法债基的投资限制比开放式产品更严格,譬如规定了对持仓债券持有到期,不能做区间波段操作,不追求资本利得,等等。与此相对应,产品的收益也会比普通债基要低,机构资金的主要目的是运作稳健。
下半年或迎发行高峰
今年以来,已有29只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获批,26只“批而未发”。另外,从证监会官网披露的新基金申报情况看,截至6月29日,今年以来有39家基金公司申报了46只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这也就意味着,下半年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将密集面市。
北京一位中型公募市场部人士表示,基金获批后要在半年内发行,逾期未发会对同公司申报新产品造成影响。摊余成本法债基多为资金体量较大的机构定制产品,基金成立的难度一般不大。上半年“批而待发”的产品,下半年会密集推向市场。
不过,从投资时点看,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债市受偏空情绪影响,叠加中长久期利率债收益率不高,此类产品的收益率可能不会太好。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认为,当前短期利率债供给压力较大,5年期国开债中标收益率高出二级市场30多个BP,市场资金面有一定的收紧,情绪整体偏空,短期以挖掘高静态收益的票息策略为主。整体上,魏凤春认为债券具备交易性机会,不具备战略性机会。
上述绩优基金经理表示,目前债市仍在回调阶段,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仍在低点,封闭运作的基金最高可以提供200%的杠杆,三年期以上产品杠杆后的年化收益率可达到2.5%~3%。这样的收益率对散户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机构资金主要诉求是保持投资运作稳定,对收益率的预期不是很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有可比数据的26只摊余成本法债基(份额合并计算),机构资金平均持有比例高达89.34%。
据了解,根据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而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以摊余成本进行计量:一是资产管理产品为封闭式,且所投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二是资产管理产品为封闭式,且所投金融资产暂不具备活跃交易市场,或者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也不能采用估值技术可靠计量公允价值。
上述北京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随着资管新规对刚兑的打破和资管产品的净值化转型,摊余成本法基金产品成为市场上相对稀缺的品种,这对债券基金和擅长固收投资的基金公司形成利好。未来几年这一领域还会有持续的市场需求。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