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观察:草木互联,果园的终身数据正在变为新型生产要素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许建立

草木皆媒,万物互联,近些年,大数据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走向纵深,为“智慧农业”理念的传播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大数据与“智慧农业”的融合,所解决的就是长期困扰农业的精准控制、精准溯源、精准投放等瓶颈问题,继而实现生态、高效、安全等目标。

在贵州这个西南省份,拥有广阔的山地和林木资源,以及优势的电力资源,借助数据产业,大山深处的果园也顺势迈入了大数据时代,山与山之间,树与树之间,在无限的数据库里也有了绿色的位置。

贵阳修文县,随着大数据与农业产业的应用,服务器里记录的不仅仅是一季果蔬从种植到销售的全过程,而是一个个果园的终身数据。修文猕猴桃产业的异军突起,是大数据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之一。

“数”观察:草木互联,果园的终身数据正在变为新型生产要素

“数”观察:草木互联,果园的终身数据正在变为新型生产要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传统果园经过升级改造后,“生产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智慧农业正在成为修文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路径。销售出去的猕猴桃,买家通过扫码可以精准溯源,能够查看每一个水果的“身份证”;果园管理方面,先进的传感器时刻收集着环境数据,为果树生长提供精准的生产要素支撑。

相关统计显示,经过前期运营及预测,通过大数据功能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和自然灾害产生的损失,精准指导农户使用农业投入品,产品准确投放市场和质量追溯保证,修文每亩节本增效约2000元左右,全县18万亩猕猴桃可实际增加产值约3.6亿元。

修文农产品追溯及环境监控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建设项目,已被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评为大数据与产业深度融合优秀示范项目,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农业大数据项目。

纵观贵阳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每年数博会是一个窗口,也是契机,贵阳也成为一座“大数据之城”,从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来看,凭借独特的自然禀赋和持续的产业发力,贵阳实现了“弯道超车”。

“数”观察:草木互联,果园的终身数据正在变为新型生产要素

赋能“智慧农业”,贵阳开阳县的许多茶叶示范基地内,小型气象站正通过传感器实时收集着温度、湿度、酸碱度等信息,并通过计算和分析为茶园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在清镇市,以区块链技术为主体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凤山数屋”,传感器、5G以及区块链等技术同样实时采集相关数据,最终形成能够反映农业生产环境的数据支撑……

其实,以设施农业、林业、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为高附加值产业为代表,“智慧农业”正一步步走来,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农业生产要素数据和其他数据要素一样,以几何速度飞速增长,提升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助力“三农”事业新发展。

当然,“智慧农业”的大发展,贵州、贵阳并非个例,众多省份也在大力推广,从建设试验区到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从应用推广到物流营销,农业大数据极大地推动了监测数据的海量爆发,海量数据也成为“三农”发展的新型生产要素,驱动着农业生产向智慧型转变,而这样的发展模式仅仅是个开始。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133 字。

转载请注明: “数”观察:草木互联,果园的终身数据正在变为新型生产要素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