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沪指累计上涨2.75%,下周A股将如何运行?我们汇总了各大机构的最新投资策略,供投资者参考。
海通策略:波动期调结构 为牛市3浪上涨做准备
核心结论:①中期视角,市场处于牛市2浪调整见底后震荡蓄势,为牛市3浪上涨做准备,等待基本面数据回升,3季度数据有望明显改善。②短期资金面略偏紧、基本面数据仍偏弱,市场仍可能小波折,波动时往往孕育未来上涨的新方向。③三季度聚焦内需,如新基建(科技)、汽车家电、券商,低估行业的修复等催化剂,关注四季度窗口期。
波动期调结构:最近一周市场创下3月19日以来反弹的新高,我们一直分析指出上证综指2646点是这次调整的底部,短期市场可能仍会有回撤调整,即319以来的进二退一。中期视角,市场震荡蓄势为3浪上涨准备,展望后市,波动期调结构更重要。
广发策略:渐入佳境——A股2020年中期策略展望
避险情绪有所消退但全球政经环境仍具有不确定,市场将在长赛道中寻找合理估值——即“估值降维”,沿着三条路径展开:1)居民消费需求修复,从出行修复、竣工拉动及线下修复的角度关注休闲服务、机场、家电、黄金珠宝;2)出口需求修复,内供外需共振、居家消费出口相关的消费电子(苹果链)、机械设备、白电;3)生产供给修复,估值较低 景气度较好盈利修复的“周期三剑客”(重卡、建材、工程机械),以及受益场景革命的新基建(IDC、医疗信息化)。主题投资:改革与产业新周期进阶,1)新能源车“贯穿全年”,关注中游电池环节;2)国企改革“全新起点”,关注地方负债率高、竞争性领域;3)央行数字货币“增量落地”,关注POS机具厂商环节。选股策略:金融供给侧慢牛指数&净利润断层策略。
粤开策略:红筹回归叠加估值回测 助力沪指上攻三千点区域
A股估值修复仍有空间,叠加目前正处于两会过后的政策落地阶段,有望助推新热点的形成,进而活跃市场情绪,吸引增量资金注入,沪指向上突破3000点区域可期。
政策集中释放利好,个股的结构性机会显现,即使指数震荡整固,也可将注重个股机会作为当前操作的主要策略。配置上,可重点关注以下主线:(一)以券商、金融科技为代表的金融板块;(二)提前布局中报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板块。农林牧渔、电力、医药、食品饮料等板块有望持续获得超额受益。重点关注需求修复确定性较强的板块,比如消费电子、5G为代表的新基建、新能源车、家电等。另外随着整个产业链的进一步打通,上、中游企业的供需格局有望改善,重点关注能源、地产竣工链等;(三)线上、线下消费节齐发力,电商、直播平台、零售板块将受益。
兴证策略:蓝筹搭台 成长唱戏再续新篇
行业配置:把握蓝筹搭台 成长唱戏的两个生机组合方向。
生机1:在持久战的大背景下,把握增量资金流入,产业公司稳定性、抗压性较好的方向。“核心资产”,外资重仓股方向;家电、食品饮料、消费建材、家居、医疗设备等行业机会可重点关注。
生机2:看好大创新,尤其是硬科技,特别是5G应用(云、视频等)、半导体链条、新能源车链条等方向。
新时代策略:6月转乐观
短期策略:6月转向乐观。5月我们持续提示尾部风险,这个风险在两会后出现了,但幅度小于我们的预期,主要是因为经济恢复速度比我们预期的更快。虽然短期经济的恢复并不能代表长期趋势,但很有可能持续到至少3季度。6月我们认为可以逐步转向乐观。进入三季度后,除了中美关系之外,可能很难找到利空了,所以我们认为,6月出现较大尾部风险的概率在下降,如果出现小级别的调整则是进场的时点,三季度可能会有指数行情。
行业配置建议:3月底以来的反弹中,主要驱动力是机构投资者仓位的回补,由于对长期前景依然不明确,投资者主要增持的是长期逻辑确定的标的。利率下行和复工复产尚未对指数产生实质的影响,我们认为,从6月开始,到3季度,市场的关注点将会变为经济恢复和资金超预期,基金发行放量可能会成为影响板块风格的重要变量。我们建议:消费股继续持有,存量资金已经配置到高位,但可以期待增量资金,消费可能会阶段性类似2月的半导体。其他风格中我们建议关注券商、新能源车和消费电子。
国盛策略:继续保持多头思维
我们并不认为指数有较大风险,也不建议系统性降低仓位。后续,建议继续保持多头思维,在震荡期精选结构、布局未来。
短期关注“类消费”板块,中长期科技成长仍是主线。短期市场仍聚焦在消费板块。从性价比的角度出发,后续可重点关注此前涨幅较小、被市场相对忽视的三个“类消费”的方向:1)消费 地产后周期:家电及家居板块。2)消费 科技:新能源车板块。3)消费 传媒:游戏板块。与此同时,资本市场改革正在加速,助力中长期科技成长主线:1)资产端,通过注册制等改革放松行政管制,为科技创新创造融资便利。同时,加强监管、宽进严出、去伪存真。2)资金端,持续引导居民资金间接加配股票资产,让专业机构通过市场化方式,筛选出真正符合转型升级方向、打破科技封锁、引领前沿技术的科技成长企业。再次强调,我们正在迎来的是一个双向扩容、为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服务的资本市场。科技成长也将成为中长期主线。
国君策略:龙头反转之后 仍要警惕风险
我们认为当前市场易涨难跌的本质在于全球范围的流动性宽松,映射到市场是对于消费风格的支撑。但我们还是要警惕风险,当这些风险出现的时候,上述三点逻辑都将反转:1)美大选在即,中美关系恶化的风险;2)当前全球疫情对于经济冲击的预期过低;3)港股的情绪传导。
配置方向:中期思维,仍是龙头占优,风格优选消费和科技。当前思路仍是风格为主导,行业间差异淡化、行业内差异加大。往后看,投资主线仍是围绕2条展开:1)低估值 稳盈利组合,消费(医药/小家电)、周期(建材/机械)、科技(电子/军工)、金融(券商)。2)全年维度把握科技主线,电子、通信、计算机。
方正策略:货币信用扩张到经济复苏需要多久
货币政策上,专项债、特别国债发行在即,预计6月份会有一次降准,但降息仍需视外需冲击情况而定,关注货币创新工具的使用;政策与风险偏好方面,两会后的经济政策已敲定,后续需关注政策的执行和落地情况,市场情绪上短期受中美关系反复及欧美复工复产节奏等的影响,风险偏好依然较低。综合判断,全年市场呈现出非牛非熊的结构市行情,不会出现2018年持续下行的熊市,也不会出现2009年一路上行的牛市。行业配置上,倾向于偏内需的确定性机会,关注四条线索:一是汽车、家电、地产等地产后周期品种;二是传统投资稳增长领域,如旧改、铁路投资等;三是新基建调结构领域,如5G、数据中心、充电桩等;四是日常消费领域,如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综合来看,6月首选汽车、家电、轻工家居。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