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构建国际合作机制应对“一带一路”沿线非传统安全威胁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当天在线参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记者王晓斌 摄
中新网三亚8月17日电 (记者 王晓斌)8月17日,在三亚参加“2020年亚太公共安全论坛”的专家认为,协调一致的国际合作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唯一途径,应以公共卫生安全为重点,构建国际公共安全合作机制。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非传统安全威胁与“一带一路”沿线反恐形势。
非传统安全威胁一般是指恐怖主义、贩毒走私、严重传染性疾病等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
新冠肺炎疫情至今仍无缓解迹象,这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受到影响,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也遭遇重大风险和挑战,各类非传统安全威胁凸显。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当天在线参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他建议国际间要避免将疫情问题政治化,给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应有的重视。
出席论坛的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表示,即便面临重大危机和共同挑战,中欧班列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方式依然畅通,开行数量和货物发送量超过去年同期,这体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亦是人类社会安危相依、休戚与共的固有属性。正是人类社会所固有的人道主义本质和品格,使得大难关头,世界各国间的合作成为可能。
在疫苗及特效药研发成功之前,物理隔离和封闭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有效手段。如何在此情况下推进国际合作?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看来,由于相邻国家和地区之间人口和商品流通最为频繁密集,公共安全的共同性更为凸显,因而可先行在地区范围构建国际公共安全合作机制。在此进程中,“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应该发挥引领作用,如构建‘一带一路’公共卫生安全网络,设立专门基金,进行技能培训等”。
“发展是解决很多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治本之举。”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李伟认为“一带一路”倡议需持续推进。他建议当前“一带一路”参与者设置“海外安全官”,针对安全问题“一国一策”协调沟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