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王元也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上半年净利润缩水近9成之下,中原证券再次遭遇糟心事。
因为一年前的2.4亿元的资管计划“踩雷”,中原证券终领下重罚。近日,河南证监局一口气对中原证券开出五张罚单,不仅公司被责令改正,公司三名高管也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两名投资经理被列为不适当人选。
而根据最新修订的《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中原证券被扣分已经在所难免,对其分类评级或有不利影响。
监管直指中原证券资管业务
存四大违规问题
8月30日晚间,中原证券发布公告表示,公司8月28日收到河南证监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和事先告知书,直指公司资管业务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河南证监局指出,中原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存在以下违规问题:
一是对投资标的的真实性核查不足,尽职调查缺失;
二是债券交易管控存在漏洞;
三是投资运作违反合同约定的投资策略;
四是未能有效规避利益冲突。
按照《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七十条、《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河南证监局责令中原证券对上述问题予以改正,并要求公司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整改并开展内部合规检查,于 2020年 10 月 31 日前就整改完成情况及合规检查情况向河南证监局提交书面报告。
不仅如此,河南证监局认为,朱建民作为时任分管高级管理人员,王晓刚作为时任总裁助理,分管资产管理业务,张爱民作为时任资产管理业务部门负责人,均负有管理责任。按照《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河南证监局决定对三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两名投资经理被列为不适当人选
不仅如此,中原证券两名投资经理也被列为不适当人选。
河南证监局发现,中原证券两只投向闽兴药业的集合资管计划尽职调查存在缺失,未能发现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存在问题。公司投资经理姜东、赵阳因未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对此负有直接责任。
按照《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河南证监局拟作出如下监督管理措施决定:
1 认定姜东、赵阳为不适当人选,在决定做出之日起 1 年内不得担任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投资经理等职务或者实际履行上述职务。
2要求公司在收到认定为不适当人选决定书之日起 30 个工作日内,作出免除姜东、赵阳职务的决定,并在作出决定之日起 3 个工作日内向河南证监局书面报告。
缘起2.4亿资管计划“踩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原证券遭遇重罚,仍是缘起去年的资管计划“踩雷”事件。
去年7月,中原证券的2个合计2.42亿资管产品出现风险,而该资管产品投资的底层资产正是福建省闽兴医药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亿元的应收账款,闽兴医药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夏薛雯提供责任保证担保。而夏薛雯当时已被福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公开资料显示,福建省闽兴医药有限公司于1994年7月30日在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夏薛雯,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中药、西药、医疗用品及器材、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及易制毒化学品)等。
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中原证券这2只资管先后创设于2017年12月及2018年2月,分别为“联盟17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下称“联盟17号”)和“中京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下称“中京1号”),前者募集资金5984万元,于2019年4月24日到期,后者募集资金18165万元,于2019年5月7日到期,合计募资2.41亿元,全部通过华鑫信托的一个信托计划向闽兴医药提供融资,后者则以其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应收账款为底层资产向信托投资人支付本息,并承担差额补足义务。
根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在上述两个资管产品临近到期的4月中下旬,项目经理曾前往福州对接项目到期还款事宜,但闽兴医药表示出现流动性问题。随后,中原证券派专人前往福州了解情况,与融资方展开多轮磋商,并协调华鑫信托等多方督促融资方履行还款责任。
而这一去,不单单是钱没有拿不回来,连闽兴医药的实控人也玩失踪,直接失去联系。
据了解,在风险发生之后,当时中原证券董事长菅明军还亲自带队,向河南省公安厅报案。
中原证券回应:
已全面停止开展非标融资业务
将按要求完成整改
对于监管此次给出的重罚,中原证券也在公告里回应道,公司完全接受河南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全面完成整改及内部合规检查,并按时向河南证监局提交书面报告。
中原证券表示,资产管理业务非标融资项目出现风险后,公司高度重视,已全面停止开展此类非标融资业务,并安排专人对存续非标融资项目进行细致排查梳理,推进存续非标融资项目的风险化解工作。
与此同时,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在加强存续产品管理和风险化解的同时,结合资管新规监管导向要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认真落实资管新规要求,强化基础制度制定修订,以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为核心,采取差异化和适度规模化的业务策略,尽力避免发生类似风险事件。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未受影响。
券业评级将受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原证券领下罚单,或对其分类评级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在刚刚公布的证券公司分类结果中,中原证券评级由上一年的BBB级上升1级至A级。而根据新修订的《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重点关注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合规管理、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各项业务发展等评价指标,并将严格核实相关信息,从扣分项目上看,既有公司层面的风控不到位,业务违规,未勤勉尽责等受到处罚而扣分,也有分支机构和从业人员违规受罚而扣分。
其中,公司或者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因对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采取出具
警示函,责令公开说明,责令定期报告的,每次扣 0.5 分;公司被采取责令改正, 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的,每次扣 1 分。从目前来看,中原证券至少要扣1.5分。在每分都是“命根”的券业分类评级中,这无疑是个较大的不利因素。
营收净利润意外双降!
上半年中原证券净利润下滑近9成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交投活跃,两市日均成交额达7579.72亿元,总成交额合计88.68万亿元,同比增长27.95%。行情向好之下,叠加政策“红包”,券业上半年收获颇丰,多数券商营收净利润双升,赚的盆满钵满。
但中原证券是个例外。
中原证券2020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2.5亿元,同比下滑2.89%;实现归母净利润3085.08万元,同比下滑87.14%。
在多数券商“数钱”到手软之时,中原证券净利润反而同比缩水近9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原证券在半年报里表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为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自营及境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与此同时,公司计提减值准备同比增加。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原证券自营业务收入达0.50亿元,同比减少1.85亿元;境外业务收入出现亏损,达-0.45亿元,减少1.27亿元。
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中原证券营业总支出合计11.86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26.93%,主要为子公司大宗商品贸易销售成本(其中子公司豫新投资大宗商品销售成本增加1.85亿元)及信用减值损失较去年同期增加。中原证券也表示,上半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增加6003.59万元,增幅高达74.70%,主要为股票质押业务预期信用损失增加。
今年7月8日,中原证券发布《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直言经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对各项金融资产、存货和长期资产等进行全面清查和减值测试,今年年第二季度计提信用减值准备6837.90万元,转回存货跌价准备570.75万元,合计6267.15万元。
其中,对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4763.92万元,主要对涉及新光圆成、银禧科技、科陆电子的股票质押业务计提减值准备3868.67万元以及信用风险较低的股票质押业务按模型计提减值准备894.38万元。而这其中,新光圆成和科陆电子均已经被实施*ST。
对于此次遭罚的资管业务,根据中原证券的半年报,截止到今年6月底,中原证券资管业务规模为68.36亿元,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母公司口径)为1822.91万元,同比下滑25.13%。
中原证券也在半年报里表示,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下半年将继续推进转型发展,围绕“聚焦标准化产品投资”的发展方向,努力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加强风险识别、资产配置和研究支持等专业能力建设,在确保业务规模和管理能力相匹配的前提下,稳妥开展新业务,逐步构建面向公司客户需求的产品体系。
编辑:舰长
【来源:中国基金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