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资本大手笔布局医药业 投资海正药业再添一例

今年以来,高瓴资本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布局颇受关注。7月8日,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正药业”)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停牌公告。7月20日晚间,海正药业发布公告称,拟向HPPC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的方式持有标的资产,以非公开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方式募集配套资金,其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15亿元。

一位接近高瓴资本的知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告中重组的交易标的(瀚晖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晖制药”)近些年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高瓴资本在战略、销售等方向的长期赋能。预计在此次交易完成后,高瓴资本也将从过往对瀚晖制药的赋能,延续到对海正药业的长期投资。

采用创新方式完成股权调整

海正药业发布的最新公告称,经初步预估,瀚晖制药100%股权的预估值初步确定为88.50亿元至91.50亿元之间,标的资产(即标的公司49%股权)的预估交易价格为43.37亿元至44.84亿元。其中,拟以现金方式支付15亿元,剩余交易价格(即标的资产交易对价减去上市公司以现金方式向HPPC支付的交易对价15亿元)的65%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剩余交易价格的35%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方式支付。

《证券日报》记者查阅发现,HPPC为高瓴资本旗下的控股基金。HPPC目前的唯一股东是Sapphire,而Sapphire的间接控股股东为SAP-IIIHoldingsL.P.,同时,SAP-IIIHoldingsL.P.的有限合伙人为高瓴资本管理的基金。此外,此次重组的方式也较为新颖,采用“股权+现金+定向可转债”的方式进行。

“如果采用发行股份的方式来收购瀚晖制药,有可能稀释股东股权;如果采用上市现金收购方式,将对上市公司造成较大的现金压力。”一位接近高瓴的知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此次“股权+现金+定向可转债”的交易模式,是在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及接受程度的基础上采用的方式,既保证了上市公司国资控股地位,加强了上市公司对瀚晖制药的控制权,也将有效引入高瓴参与其长久发展。同时,进一步推进员工持股计划落地、理顺公司治理架构。

据了解,在2012年5月份,海正药业、海正杭州公司和辉瑞制药设立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正辉瑞”),2017年HPPC从辉瑞手中买下海正辉瑞49%的股权并持股至今,2018年海正辉瑞更名瀚晖制药。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瀚晖制药实现营业收入39.78亿元、38.19亿元和42.9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89亿元、5.29亿元和5.41亿;同时,在海正药业主要控股参股的18家公司中,瀚晖制药是其中最为盈利的参股公司。

医药领域长期布局

事实上,年内,高瓴在医药领域的布局动作频频。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年内上市公司宣布资产重组或挂牌上市与高瓴资本有关的事项就多达数起。

比如,今年3月份,华兰生物引入战略投资者,高瓴资本出资超12亿元参与;高瓴资本又出资超13亿港元增持微创医疗;在港交所宣布挂牌的泰格医药,高瓴资本在多次加仓后位列该公司第九大股东。此外,在港交所挂牌的康基医疗,引入高瓴、贝莱德、橡树资本等7家作为基石投资者。5月份至6月份,挂牌上市的海吉亚、甘李药业也有高瓴资本不同程度的参与。

为何高瓴资本在医药领域大举驰入?另有接近高瓴的知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其实高瓴资本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布局早在前几年就已开始,只不过从赋能到公司上市,其时间周期不太一致,只是一些项目在今年集中出现。

高瓴资本合伙人易诺青也曾表示,公司对生物医药的投资,并不会直接去运营产业平台,而是通过吸引高端人才,并作为创业合伙人对旗下公司进行运营;在生物医药投资、研究型医疗产业转化等方面,有着专业运营优势、产业资本投资优势,致力于打造“医产研”一体化的医疗服务和科技创新平台。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82 字。

转载请注明: 高瓴资本大手笔布局医药业 投资海正药业再添一例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