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分别刊登了创业板注册制首发受理企业增至43家的消息。
《中国证券报》刊文指出,6月23日,即深交所受理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下首批企业次日,第二批被受理拟首发企业名单出炉。截至目前,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受理IPO申报企业共43家,它们财务数据表现优,盈利能力强且稳定性较高,且多属于高新技术行业。
《上海证券报》刊文称,两批受理的拟IPO企业合计43家,均选择了首套上市标准,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在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之前,已按原有上市要求申请创业板IPO。未来,随着存量拟IPO企业逐步平移受理完毕,新增的拟IPO企业不断加入,拟IPO企业申请选择创业板上市标准也将多元化。
《证券时报》刊文表示,43家IPO受理企业中,广东、浙江和北京分别有12家、7家和6家企业入围。保荐机构方面,国金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东莞证券、长江证券承销暂时领先,入列的IPO项目分别有7个、6个、4个、4个。国泰君安证券、华泰联合证券、民生证券、银河证券各有2个项目入列。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创业板IPO累计在审企业数量达196家。剔除12家已过会企业,目前深交所披露的IPO受理企业数量仅占23%。
年内新发基金规模破万亿 权益类占七成。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2日,今年已成立637只新基金,合计募集规模达9918.5亿元,加上23日公告成立的多只新基金,今年新基金发行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大关。从基金业20多年历史来看,此前仅在2015年上半年新基金发行规模曾超过1万亿元,为1.06万亿元。(证券时报)
抗疫特别国债获热捧 市场交易活跃可期。6月23日,抗疫特别国债发行再传“捷报”。2020年第三期抗疫特别国债受到投资者热捧,发行利率仍明显低于二级市场平均收益率。同日,财政部宣布将对前三期抗疫特别国债进行续发。中金所表示,已将上市的第一二期抗疫特别国债纳入国债期货可交割券范围。(中国证券报)
贵州茅台市值“称王” 白酒板块仍有后劲。6月23日,贵州茅台上涨2.47%,市值达1.85万亿元,成为A股“市值王”。自中国股市诞生以来,A股“市值王”历经变化。分析人士认为,贵州茅台市值“称王”是市场正常运行的结果,高端白酒具有强大的品牌护城河和特有的消费属性,企业业绩稳定性较强。(中国证券报)
临港新片区展蓝图:打造跨境离岸金融中心。23日,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草案。按照规划,到2035年,临港新片区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基本形成,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中国证券报)
国企改革增效期开启 资本市场料迎新浪潮。按照国务院要求,10月底前将出台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相关政策。下半年,关于国企混改、结构调整等文件有望陆续出台。专家认为,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元年,国企混改、重组整合、证券化方面将进入快速推进、实质进展的新阶段,有望掀起资本市场新浪潮。(中国证券报)
前5月宏观数据映衬地方经济复苏图景。近期各地纷纷公布今年前5个月宏观经济数据,地方经济复苏图景显现。从最新数据来看,地方经济普遍呈现向好趋势,多数省份工业生产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增长,各地消费市场持续回暖。(上海证券报)
1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在港成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23日宣布,当日在香港成功发行1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表明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具有较强吸引力。(上海证券报)
交通运输部:疫情造成的交通投资缺口已初步补齐。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6月23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5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33亿元,同比增长27.0%,增速较4月加快8.9个百分点。1月至5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23亿元,同比增长0.9%,今年以来累计增速首次实现增长,表明疫情造成的交通投资缺口已初步补齐。(上海证券报)
可转债发行全面提速 银行转债将再度登场。可转债一级市场近期快速启动,不到一个月,实施年度利润分配后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已达27家,累计融资318亿元。不仅时间上早于往年,而且发行数量也创出阶段性纪录。数据显示,本轮可转债一级市场发行始于5月27日,较往年提前近一周时间。(上海证券报)
国开债发行遇冷 认购倍数仅1.16。债券发行市场情绪低迷,连带债券二级价格波动,23日国开债的发行遇冷。公开信息显示,国开债昨日发行中标收益率大幅高于中债估值。据交易员透露,国开行5年期固息增发债中标收益率达到3.4005%,认购倍数仅为1.16。(上海证券报)
业绩好万人迷 多只科创主题基金规模触及10亿上限。随着科创主题基金净值节节走高,多只打开申购的绩优科创主题基金申购踊跃,部分产品还触发了申购“熔断”,最后一个开放日申购金额全归无效。在近两年科技股行情下,科创主题基金超额收益凸显,目前各家基金公司通过继续申报科创主题基金,或大量布局泛科技类指数型基金,以满足投资者的配置需求。(证券时报)
(张维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