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
记者注意到,商务部部长王文涛3月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消费去年又重新成为了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在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和升级方面,今年将创新理念方式,继续办好促消费活动。“我们也做了评估,对于促消费,这些活动起了比较明显的积极作用。”王文涛说。
2021年10月1日,海南海口,民众在免税店内购物。图/IC photo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我认为,我们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要将消费作为双循环的内生动力,把消费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来看待。”魏建国表示。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举办各类促销活动
王文涛介绍,去年消费持续稳定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特别是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达到了24.5%;智能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增长都比较快,“消费去年又重新成为了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
王文涛表示,从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消费数据来看,今年的稳消费压力不小。对此,商务部也在千方百计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和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首先要抓好政策落实,增强消费市场的主体活力。国务院14个部门联合出台了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对受疫情影响较直接的如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出了力度大、针对性强的纾困帮扶政策。
2月17日,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厦北京2022官方特许商品旗舰店外,民众排队购买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图/IC photo
其次,创新理念方式,办好消费促进活动。去年商务系统组织了系列活动,包括全国消费促进月、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老字号嘉年华等。王文涛称,经评估,对于促消费,这些活动均起了比较明显的积极作用。
3月1日,“2022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北京消费季”活动启动。接下来还将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方式,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如消博会、汽车嘉年华、家居消费季等,以期稳住重点商品的消费。
在促消费措施中,还将开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的示范创建,加快建设便利居民生活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鼓励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发展。
今年的北京消费季期间,首次举办以“一刻钟圈出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品质生活节。多家企业围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开展了系列亲民、便民、实惠的促销活动。
稳增长就是要稳投资和稳消费
“我们经常讲的稳增长,实际上就是要稳投资和稳消费。投资要在稳增长当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消费要发挥基础性作用,所以这两个方面都不可忽视。”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消费的恢复,对于稳住小微企业这类市场主体,进而稳就业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国很多小微企业都是服务业,这里面也有为数甚巨的就业群体,疫情对他们的冲击较大。
3月5日,上海,天气放晴,大批游客在南京路商圈游览购物。图/IC photo
他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要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这些都属于消费转型升级的概念。“涉及新消费的领域很多,包括健康、养老、文化、体育等。促进这类消费发展,需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此外硬件的投入也要持续加强。”
魏建国表示,国内消费,特别是内需,是建立以国内为主的大循环的主动力。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除了继续推进医疗、教育和住房“三座大山”的改革,解除城乡居民不敢消费的后顾之忧外,还应挖掘一些落后地区的消费潜力和开拓新的消费领域。目前来看,由于交通、物流、服务水平等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我国一些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消费潜力还未完全得到释放。另外,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开拓新的消费领域,向整体消费发展,例如健康养老、绿色经济、体育产业、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消费。
疫情过后,大批国际时尚消费品将东移至亚洲,本土企业也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突破,努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消费作为整个中国双循环的内生动力。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陈静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