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离不开银行贷款,善用信贷杠杆可以实现更大和更快速的发展;个人也是一样,住房按揭为众多购房者提前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不过,在卡神小组看来,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申请到银行的贷款。那么今天卡神小组就来和朋友们讲一讲为什么向银行贷款要比网贷难呢?朋友们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不过,长期与银行打交道的企业高管或财务人员都知道,在申请办理银行贷款时,在不同的年份及具体时期,办理贷款的难易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一点,多次办理住房按揭的个人也都深有体会。贷款容易取得时,商业银行办理速度快,而且贷款价格也优惠;而当贷款难办时,不但等待时间大大拉长,贷款利率也大多上浮较多。
贷款的难易程度,卡神小组告诉朋友们,除了由贷款主体自身的信用条件决定之外,也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比如国家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房地产调控政策等,此外还有一项宏观调控措施也对企业贷款难易程度产生不小影响,那就是信贷规模管控。
信贷规模管控已经有37年的历史了,人民银行从1984年开始就对商业银行进行计划式的信贷规模管控,直到1998年,贷款规模才从指令性成为指导性计划。不过,指令与指导的区别有时候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人民银行的指导,在商业银行眼里一定程度上也就是指令。
2011年以来,央行开始使用“合意贷款规模”这个概念来实施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总体数量的管理。合意贷款从专业的角度讲就是不用缴纳差异化存款准备金的贷款规模,用通俗易懂的话讲,就是如果贷款规模“合”央行的“意”,则银行只要缴纳标准的准备金,而倘若规模“不合意”的话,就可能需要缴纳惩罚性准备金了,这后来也成为2016年初开始对银行实行MPA考核的基本逻辑。
MPA(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即宏观审慎评估)是对商业银行体系化的考核方法,如字面意思,是要对商业银行做宏观审慎的评估,保证银行包括贷款业务在内的各项业务平稳有序发展。
MPA考核总共七项,其中两项必须达标,其余五项则可以有一项不达标。具体讲,就是“资本和杠杆情况”和“定价行为”两项必须达标,而在“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资产质量”、“外债风险”和“信贷政策”的执行当中,只能有一项不达标,不然银行会掉到MPA考核的C档。C档是最低档,掉到C档,问题就会很严重,会对商业银行有各种惩罚性措施。
随着MPA的实施,信贷规模管控成为了在MPA考核体系内“资产负债情况”大类下“广义信贷”这一项目。按照考核定义,如果一家银行在考核期间广义信贷增速与目标M2增速偏离不超过20%,那么就能得这个项目的全部60分;如果超过,就变为0分。而若被考核银行拿不到这60分,则一定会造成“资产负债情况”的整体不达标。这为商业银行信贷增速设置了一个上限,也就是在理论上设置了每家银行信贷规模新增的上限。
在实务操作中,实施对信贷规模的管控,除了上述的MPA这样按季度的体系考核之外,还有更为及时的监管对商业银行的随时指导,这是一个更为及时、事前、过程化的管理安排,使得商业银行本来在一个季度内的灵活操作空间都没有了(比如在一个季度之内,期间多放贷款,但季度末回到合理余额),这令信贷规模管控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回顾近5年来的信贷管控方向性变化,从2016年末开始,信贷规模的管控已经经历2016年底开始并持续到2017、2018年的从严管控,又到2019、2020年的放松管控,再到2021年或可能的再度从严管控。短短数年间,信贷规模管控已走过了一个完整的周期。
金融与信贷如同商业社会的血脉,滋养着工厂企业的个体发展,也支持了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因此,信贷规模管控犹如对整个商业社会肌体供血的调节,会给各参与方带来直接且较为重大的影响。
信贷规模管控影响贷款取得的难易程度,首先体现在信贷规模管控会影响商业银行对客户的选择。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当规模管控的时候,银行对客户的竞争会减弱一些,特别是对本来拿不到资质比较高的客户的银行来说,信贷规模管控时,客户资源本来不丰富的银行在拓展业务上有可能暂时变得容易一些。也就是说,信贷规模管控时,银行不那么珍惜、争取、迎合客户了,客户变得不那么受银行“待见”了。
在这里,卡神小组给朋友们举例来说,比如本来可以较容易从四大国有银行拿到贷款的客户甲,有可能被大银行因规模问题而拒之门外,那么客户甲就退而求其次去找股份制大中型银行。股份制银行规模也有限,但看到从国有大行过来的甲客户资质比较好,也就给它放了贷款。但同样由于规模管控,股份制银行的资源本来就那么多,这样一来可能就挤占了原来要放款的客户乙的规模。那么,客户乙可能只好去找更小一些的城商行。同理,本可在城商行银行拿到贷款的客户丙,也只能去更小规模一些或平时不打交道的农商行了。
因此,信贷规模管控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银行与客户对应关系的逐级下沉,在一定时间内,信贷资源会被重新配置,会打散并重塑每家银行与当地客户的对应关系。造成的结果就是,每一个层级的客户,都会感受到从银行拿到贷款可以变得更加不容易了。
较为有趣的一点是,由于信贷规模管控时的贷款额度成了稀缺资源,无论大小银行的信贷额度,最后几乎都能用出去。这对客户资源本来比较少的中小型银行来说,反而成了一件好事,因为连本来客户不多的中小银行也可以开始挑拣客户了。
信贷规模管控影响贷款取得的难易程度,其次还体现在信贷规模管控会影响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价格上。
信贷规模管控将造成信贷供应的减少,当供应减少了,只要需求还在,那自然会造成信贷价格的上涨,体现在信贷的具体条件上,也就是贷款的利率会相应提高。比如以近期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例,应有不少在一线城市买房的居民已经感受到了房贷按揭的价格悄然上涨,即便贷款的基础价格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已经连续十次保持不变,即1年期3.85%,5年期4.65%,而房贷的加点数(贷款利率=LPR+N中的“N”),已经在多地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银行作为商业机构,正常的逐利是它的理性选择,考虑风险调整因素之后,在信贷规模调控、不愁贷款放不出去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自然会将有限的贷款资源用到回报最高的企业及个人身上。用一个形象化的比喻,就好比是有贷款需求的企业及个人在银行门口排队,银行一看门口排队的人太多,就喊道:“谁出的价格最高?”结果就是有限的贷款资源(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最终被价高者所得。
信贷市场上有句戏谑的话:“规模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价格?”如果规模管控持续,不用过多久,这句著名的话又会在信贷市场上回响。
在信贷规模管控、社会融资整体流动性抽紧的时期,对于企业来说,能持续拿到贷款也算不错了,有时价格高一点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在宏观调控的时段,“活下去”将是市场上流动性暂时出现问题的企业的第一现实要务。
信贷规模管控会让贷款变得不那么容易,这是管控的结果,而且本身也就是管控的一个目标。通过压制贷款投放,可以抑制经济过热的苗头,股市才不会那么快地到达牛市高峰的癫狂,一线城市的房价也不会那么快地躁动上行,而整个社会中企业及家庭的杠杆也能缓步下降,或至少升得没那么快。信贷政策会阶段性地配合着货币政策,保持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防止泡沫和过热,也就防范了过热后出现的系统性风险。
然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所有的政策也都会有代价的。信贷规模管控、流动性收紧的后果,就是一些企业真的会失去流动性,进而失去偿债能力、再融资能力,最终失去信用,也因此会成为风险点。当下环顾市场,可以看到一些有名的房地产公司、航空公司等,都成了流动性收紧的局面下爆出的大雷。
信贷规模管控的目的是为了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在规模管控下,总有个别企业会因流动性无法持续而破产。风险点的个别爆发和破解,虽有利于整个经济系统生态的更健康发展,但如果你的企业就在那个点上,那么系统的万分之一,就成为个体企业或机构的百分之百,这是信贷规模管控给企业带来的现实风险。
卡神小组总结:在最后,卡神小组建议朋友们知晓社会融资松紧的整体情况,理解当下所在的信贷规模管控周期,将能使企业及个人更好地明白“贷款为什么变得更难了”这一问题,卡神小组认为也为调整好发展或扩张的节奏,防范流动性风险做更充足的准备。希望这个资料对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