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冬季临近欧洲储能需求井喷 中企发力

由 南宫丹红 发布于 财经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付鸿烈】“冬季来临,欧洲正走向悬崖。”美国《外交政策》近日刊文如此描述欧洲面临的“能源困境”,强调这是“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雪上加霜的是,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能够安全抵达欧盟各国的能源来源减少,当地的能源危机进一步加深。危机之下,“储能”行业在欧洲成为焦点。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马罗什·谢夫乔维奇在10月12日表示:“储能将在解决欧洲能源危机中发挥关键作用。”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一些中国储能企业已为欧洲能源稳定发挥了作用,解决了部分电网、家庭的用电难题。本月,华鑫证券、华安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均在研报中提到,欧洲储能需求的井喷,有利于中国储能企业。10月12日,中国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国轩高科表示,将在海外储能市场进行开拓。

欧洲涌现建设潮

“欧洲正涌现储能项目建设潮!”德国《PV杂志》报道称。据悉,由德国Smart Power公司建造和运营的欧洲最大电池储能系统之一的项目正在德国图林根州建造。与此同时,欧洲各国都出现了类似的建设项目:如Siemens Energy和Fluence正在立陶宛安装储能系统,Iberdrola公司正在西班牙雷阿尔城建设太阳能发电储能系统,比利时也正投资价值高达3000万欧元的储能系统。

工作人员正在安装太阳能发电储能设备。(视觉中国)

远景能源储能事业部总经理郑汉波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面对能源危机,一方面要节约能源,一方面要开发新能源。作为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新能源占比日益提升,但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灵活性带来更大挑战,储能的加入起到了改善作用。”据悉,储能设施能在短时间内充放电,响应电力系统调峰、调频需求,存储过量风电光伏资源,平滑风光出力、减少波动性,还可以缓解电网阻塞,延缓输配电扩容升级,对电网起到缓冲的作用。

在能源紧张的背景下,欧洲迎来储能需求的大爆发。欧洲储能协会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欧洲到2030年需要部署约190GW的储能系统。这意味着,在未来8年内,与欧洲目前部署的60GW储能系统规模相比将有一个巨大飞跃。除欧盟之外,美国、日韩也在积极布局储能设施。根据美国清洁能源协会数据,美国在上半年部署了5GWh电池储能,同比增速超30%。而作为日本国家公用事业服务商和电网运营商之一的东京电力公司,正为其用户推出家庭太阳能发电和电池储能系统。据悉,日本政府还将为其提供设备总价三分之一的补贴……可见,全球各国对能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危机感。

“许多设备都是中国制造”

业内专家介绍,储能家族成员众多,根据对应的使用场景分为便携储能、房车储能、家庭储能、工业储能、发电储能等。其中,便携储能、房车储能、家庭储能被划分为消费级储能。

“欧洲家庭储能市场将超预期的爆发。”郑汉波对《环球时报》记者称。据悉,欧洲部分国家通过政策发力,储能经济性已打通。东方证券在研报中称,伴随着能源安全和用电稳定性需求上升、政策补贴的落地、居民用电价格的提高以及储能系统成本的下降,用户安装储能系统的倾向会更加强烈。德国目前是欧洲家庭储能的主力军。据当地媒体报道,全球家庭储能产品大牌有特斯拉、德国Sonnen、LG化学等,中国的派能科技、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也是知名的供应商。

家住弗赖堡的沃尔夫就安装了储能系统。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该系统为中国制造,价格约5000欧元,家里的25块太阳能电池板也来自中国。他称:“能源危机下,电价不断上涨。一些地区的电价已超过40欧分/度,是2021年的三倍。若想节省电费,或维持稳定用电,储能系统十分有效。”

德国电视一台报道,有些家庭正在为潜在的停电做准备。相比大型储备系统,多数家庭还是选择价格实惠的移动储备设备。“人们的兴趣非常大,”德国Mediamarkt电器连锁店一名经理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居民害怕在某个时候会突然停电。”他还介绍称,这些设备的价格在几百到上千欧元不等,“许多设备都是中国制造”。

国轩高科储能事业部副总经理高鹏则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需求暴增的用户侧外,发电侧、电网侧的储能设施也都有中国产品的身影,但身份有所不同。有可能是作为整套储能设备的供应商,也有可能是作为电芯等零部件的供应商。”据悉,目前欧洲本土最大的储能企业——法国帅福得公司就在采购中国企业的电芯。

小心“卡脖子”

据了解,因技术先进、使用寿命长、性价比高,中国企业的储能产品在海外收获良好的市场反响,发展相应提速。此外,各大企业也纷纷加大对储能项目的投资力度。郑汉波说道:“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今年上半年就有20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与储能项目相关的投资计划。”

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储能企业出海的过程中还需注意哪些问题、中国储能如何保持产业健康度,也成为业内十分关注的话题。

郑汉波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海外业务市场拓展要求中国企业需尽快熟悉海外各国政策、市场,同时要具备建立起基于不同应用场景的储能解决方案的能力。”高鹏则提出,为满足国内、国外高增长的需求,中国储能企业需要强大且全面的供应链作为支撑。尤其对近年价格波动较大的原材料领域,上游企业也需要涉足,避免出现原材料“卡脖子”问题。

根据以往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的经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一些企业曾因不考虑自身的能力与水平,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甚至是出现恶性竞争。“中国储能企业出海除了要重视上下游协调发展,优化从材料、部件、系统、运营到回收再利用的完整产业链,还要根据自身优势寻找自己合理的定位,共同为整个储能行业的健康发展努力。”郑汉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