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0年,米卢“重返中国”为何让人感怀不已?| 新京报快评

时隔20年,米卢“重返中国”为何让人感怀不已?| 新京报快评

仅仅是建立在成绩基础上的“快乐足球”,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快乐”。

时隔20年,米卢“重返中国”为何让人感怀不已?| 新京报快评

近日,在江苏昆山体育场,米卢再次率领当年的“国足最强阵容”出战一场友谊赛。图/足球运动员李玮锋微博

文 | 张丰

在卡塔尔世界杯日益临近的时候,中国国家足球队前主教练博拉·米卢蒂诺维奇的中国行,吸引了大量球迷的目光。这一趟来中国,米卢又多了个新身份——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形象大使。

2002年韩日世界杯,米卢率领中国队打入正赛,到现在正好20年。

20年是相当长的时间。当年的足球气氛,狂热而兴奋,更重要的是受到米卢的感染——快乐。他倡导的是“快乐足球”,确实也给球迷带来了快乐。

现在,我们通过手机观看视频,当初那些队员,范志毅、马明宇,都变成了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米卢也更老了,如今他已经78岁了。但是,凝视着视频中这个老人,恍惚之间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仿佛自己的青春回到了眼前。

有人还制造了一个话题,希望米卢再次执教中国队。这当然不太可能,但是这种念想本身,也表达了某种渴望:中国足球“最成功”的主教练米卢,留下的财富到底是什么?

毫无疑问,他带来的,也是中国足球最缺失的“快乐足球”精神。2002年,大家对“快乐足球”的认识并不深刻,快乐主要建立在成绩基础上,尤其是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获得世界杯入场券那一刻,达到了快乐的顶点。

但是,这几天我们在视频中看到米卢,还是那个快乐的老头,已经78岁的他,脸上仍然洋溢着孩童般的微笑。当初有人从他这种微笑中解读出的是“狡黠”,也不无道理,他曾经先后带领哥斯达黎加和美国队进入世界杯16强,创下两国足球的最佳成绩,又带领中国队取得成功。

时隔20年,米卢“重返中国”为何让人感怀不已?| 新京报快评

再次回到中国的米卢,又穿起红白相间的中国队服。图/足球运动员李玮锋微博

但对足球来说,要获得“快乐”,并不那么容易。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快乐总要和胜利联系起来,因为胜利在减少,所以快乐也在减少。很多时候,球迷对球队的要求,更多是“血性”,是拼劲,甚至是体能,只要他们能拼搏就行。

回想2000年2月米卢初掌中国队教鞭的时候,几乎每一堂训练课都给队员强调快乐,让队员笑起来,他强调的是“享受”,希望运动员能从比赛中感受到乐趣,不要把比赛当成煎熬,甚至不要太看重成绩。他像一个按摩师一样,让队员们放松下来,回到运动的“本初”——一个少年踢球的时候,一定不是为了出线或者胜利,那才是足球该有的样子。

中国足球打入世界杯,很多人开心的同时,把这当成了“胜利的起点”,以为以后会更强。这种看法无疑带有一种功利主义,距离“快乐足球”相距甚远。

反倒是不久前结束的女篮世锦赛,让我们看到了快乐的影子。获得世锦赛亚军,当然是了不起的成绩,但更让人动容的是姑娘们的状态,她们为每一个好球欢呼,“放肆”庆祝,享受比赛本身,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甚至“回怼”一些不文明的球迷——这种态度,是真正的体育精神。

撰稿/张丰(媒体人)

编辑/徐秋颖

校对/陈荻雁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181 字。

转载请注明: 时隔20年,米卢“重返中国”为何让人感怀不已?| 新京报快评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