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保大咖说:适老关怀有温度,惠民保赋能民生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老年群体可选择的保险品种也不断丰富,如何根据自身经济状况进行投保,近期火遍全网的惠民保是否是一个好的选择,成为市场关注热点。与此同时,加强老年群体风险教育,预防陷入保险骗局也成为金融消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今晚20:00,第八期《金融消保大咖说》节目即将播出,主题为适老关怀有温度,惠民保赋能民生,欢迎收看!
新兴金融消费场景不断出现,让我们的生活更为便利,但也让不法诈骗分子有更多可乘之机,给我们的金融财产安全造成隐患。为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普及金融基础知识、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号召广大网友争做金融好网民,中国经济网联合中国平安今年继续推出12期金融消费者素养提升系列公益课堂。节目旨在传递科学的投资理财理念,防止人民群众受骗上当,引导金融消费者正确使用金融服务,倡导理性消费投资。
本期节目,中国政法大学中美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何启豪和平安养老险总部运营中心副总经理董晓梅将一起与广大网友交流,以案说法,为金融消费者普及老年群体预防保险诈骗和利用惠民保产品加强自身保障的相关知识。具体案例如下:
案例一:个人信息不慎泄露,成为保险诈骗的工具
为方便客户随时随地申请理赔,各保险公司纷纷推出小额自助理赔服务,客户无需临柜办理,只需通过手机或互联网即可办理理赔。但一些不法分子就盯上了这一便民措施,认为有空子可钻,企图利用这种措施实施保险欺诈。
近期某公司破获了一个利用中老年人信息保护意识缺失,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公民身份证、手机卡、银行卡等关键信息实施保险欺诈的团伙。团伙主要成员在获取个人关键信息后进行网上投保意外险和医疗险。后继伪造住院病历及医疗费发票,虚构保险事故,自助申请理赔。理赔审核结案后,保险公司支付理赔金至被冒用人的银行账户,团伙人员再持银行卡取现。该团伙共冒用他人身份向保险公司索赔120余起,合计诈骗保险金近50万元。在案件侦破后,经当地法院一审判决,该保险诈骗团伙主要成员判处有期徒刑5年9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责令退回理赔款近50万元。
为防范信息冒用风险,这样增强了在线服务的刷脸或拍照核人管控,既保证了中老年人享受金融产品线上服务的便利,也保障了他们的真实意愿和信息安全。
案例二:惠民保促进普惠补充医保创新发展 筑牢民生之本
小H是一名不足2岁的女孩,确诊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需每四个月注射一支单价高达70万元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全年3支共计约210万元。而该药目前没有纳入医保报销,这对于她的家庭,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2020年初,小H的家长为她投保了“平安佛医保”,通过理赔报销,首期赔付金额40.49万元,全年预计赔付高达百万元,“平安佛医保”明显减轻了小H一家的经济负担,给予了这个家庭更多希望,助力困难家庭渡过难关。
2020年10月,Z先生确诊为肺癌。住院总费用2.9万元,自费金额5600元,医保报销1.2万元。为巩固愈后效果,Z先生出院后在指定药店购买并使用了特药目录中的“泰圣奇(阿替利珠单抗)”,3.28万元/支。当家人还在为后续的医疗费用发愁之时,Z先生就向“榕城保”提交了理赔和理赔申请,本次理赔中,Z先生总费用为6.2万元,榕城保为报销了1.9万元,加上医保报销的1.2万元,个人自付比例下降了39%,大大缓解个人医疗支出,而且此赔案已扣过1次年免赔额,后续保单期限内特药将直接按80%赔付,减轻了后续治疗的经济压力。
作为首家开创惠民保产品模式的险企,平安养老险依托长期积累的客户数据、专业的服务优势和突出的产品定制开发能力,迄今已在全国几十个城市成功复制惠民保模式,包括多个省市级项目,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始终走在惠民保创新服务的前列,为超千万参保人群提供了高额医疗保障及增值服务。未来,平安养老险将进一步提升惠民保产品的科技赋能与服务创新,引领行业共建健康可持续生态,从而惠及更多的居民,为解决国计民生问题贡献越来越多的“平安模式”。
节目将同步在中国经济网、平安口袋银行APP上线。每期节目的最后还特别推出了金融知识趣味有奖答题活动,大家只要扫码进入页面,就可以参与答题,并有机会抽取由平安银行等提供的盲盒小礼品一份。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