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超额完成业绩,2025年预期销售额6400亿

绿城超额完成业绩,2025年预期销售额6400亿

来自绿城官微

执掌绿城中国后,张亚东的愿望是让绿城成为有特长且全面发展的优等生。2020年绿城中国的成绩单已经出炉,张亚东正在一步步靠近自己的愿望。

“前几年是绿城的康复期,今年开始这三年是绿城的健身期,2023-2025年是绿城的起跑期。今年是把绿城打造成综合能力、具备发展基础的关键之年,所以我们在2021年,要持续坚持我们的发展愿景,来努力做有特长且全面发展的优等生。”

3月23日,绿城中国(3900.HK)举办了2020年业绩会,参加业绩会的有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张亚东、绿城中国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郭佳峰和绿城中国执行董事兼执行总裁耿忠强。

根据业绩报告,2020年,绿城中国总合同销售金额2147亿元,同比增长59%,权益金额1149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自投销售中,绿城一二线城市合同销售额为1625亿元,占自投合同销售额的76%。

营收上,2020年绿城营收为657.83亿元,同比增加6.8%。利润方面,2020年绿城实现年内利润人民币57.63亿元,同比增加46.5%;实现股东应占利润人民币37.96亿元,同比上升53.1%。

在负债方面,绿城净负债率为63.8%,同比基本持平。融资成本为4.9%,同比下降40bps。

代表房企未来发展潜力的土地储备上,2020年绿城新增货值为3288亿元,同比提升60%。其中,浙江新增土地货值占比41%,长三角货值占比61.1%。

在土地获取方式上,绿城获得土地储备的手段更加丰富。根据年报,2020年绿城通过公开市场获得了60个项目,货值1962亿元,非公开市场获取了25个项目,货值1326亿元。

业绩会上,三道红线和热点城市土地集中供应成为投资者们关注的焦点。

针对三道红线,耿忠强表示,该政策实施是国家为了更精准调控房企融资规模,逐步去掉房企靠发债负债的路径依赖,可以降低房企杠杆率,防范系统风险,有利于行业持续发展。

绿城在大股东中交的信用背书下,目前与国有大行、大型城商行、商业银行都有总对总的良好战略合作关系。去年年底,绿城在金融机构没有使用的信用额度上还有1250亿,债券市场也有560多亿,资金充足。

耿忠强从五个方面总结了三道红线下的应对措施。第一,绿城会更加主动控制负债规模,特别是有息负债增长。第二,加大销售去化力度,注重内源性现金流的回流。第三,合理排布投资规划,丰富拿地手段。第四,体制机制完善品质前提下,提高运营效率。第五,要严格控制指出,尤其是非经营性支出。

针对热点城市集中供地,郭佳峰表示,集中供地政策初衷时提高土地市场信息透明度,稳定预期,降低市场土地热度,引导市场回顾理性,但目前还没完全执行,最终还要看政策具体情况。

从绿城自身看,集中供地的影响可控。绿城在全国50多个城市都有投资,而集中供地的城市有20多个,接下来,绿城会关注其它非集中供地城市,投资布局上采用平滑投资办法。同时,在集中供地城市,绿城的融资成本低,有能力拿出大量的保证金。

关于2021年的发展目标,张亚东已经做好充分的规划并对目标的完成极有信心。

他表示,2021年是绿城关键的一年,预期今年合同销售为3100亿元以上,新增货值超过3000亿元。根据张亚东,目前绿城可售货值4100亿,按照去化70%来算也有2870亿的业绩。同时,当年拿地可转化销售额有三四百亿。

在拿地预算上,郭佳峰表示绿城今年拿地的预算大概在800亿元左右,这是根据集团现金流及收入的情况作出调配,并不是一个固定数。“我们是在确保公司现金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取得,有好的地块尽可能多拿一些,但是风险比较大的情况下,我们也不一定硬着去拿这些项目,具体要随机应变”。

张亚东称,完成2021年业绩有充分的家底,他希望绿城在实现规模增长的同时带来结构性优化,使绿城走的更好更远。

张亚东还指出了未来的中期目标,预计到2025年公司重资产房地产自投开发板块合同销售额目标达到4500亿元以上,轻资产房产代建业务合同销售额预期达到1500亿元以上,轻重资产的年增长率均为15%。除此之外,2025年,“绿城+”新兴业务预计达到400亿元以上的销售目标。

“三大业务板块合计,2025年绿城中国的合同销售额预期达到6400亿的目标。”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47 字。

转载请注明: 绿城超额完成业绩,2025年预期销售额6400亿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