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分别在头版或重要位置刊文聚焦《五大强势特征凸显 A股放量上攻》。
《中国证券报》刊文称,7月6日,“A股牛”奔跑提速:上证综指大涨5.71%并站上3300点,两市成交额突破1.5万亿元大关。究竟该如何认识当前市场,先看7月6日沪深两市呈现出的五大牛市特征。特征一:两市日成交金额达15660.53亿元,超过2015年4月24日的15568.8亿元,创5年来新高。特征二:万亿市值大蓝筹涨停。特征三:行业ETF罕见上演涨停潮。特征四:伴随A股大涨,三大股指期货显著走高。特征五:自3月23日反弹以来,上证综指累计涨幅超20%,进入技术性牛市。
《上海证券报》刊文称,展望后市,多家机构认为市场有望重回均衡状态,行业与个股将呈现轮涨、混合的风格。其中,A股核心资产将继续获得资金关注。
《证券时报》刊文称,股市上涨有利于企业融资,对实体经济投资有拉动作用,财富效应对消费也有一定的提振效应。一方面,它是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累积效应的体现。另一方面,资金面宽松、金融改革不断推进和板块估值具有优势,是近日金融等蓝筹板块崛起的主要原因。
衍生品行业推“组合拳”对冲企业风险。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6日表示,今年1月至5月,我国商品期权市场保持平稳运行、交易规模快速增长、客户交易结构不断完善,我国商品期权市场开始步入稳健较快发展轨道。我国衍生品行业通过春节后及时开市、降低交易成本等系列“组合拳”,有力地支持产业企业对冲风险。(中国证券报)
释放改革红利,金融混业大幕拉开。日前,商业银行有望取得券商牌照的话题几经发酵。7月6日,A股市场银行和非银金融指数涨幅均超9%,领涨各大行业板块。大金融成为本轮牛市旗手的背后,金融混业预期可谓一大推力。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银行持有券商牌照只是时间问题,金融混业势在必行。而金融混业释放的改革动能将赋予金融行业更多红利。(中国证券报)
大类资产奏响轮动进行曲。在A股表现强势之际,股债“跷跷板效应”放大。7月6日,期债现券联袂下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向上突破3.0%。分析人士指出,风险偏好回升、基本面回暖预期、货币政策操作偏谨慎及A股对债市资金分流,成为当前债市震荡主因。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团队认为,近期高频经济数据持续回暖等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债市调整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一些偏债型产品资金进入股市。(中国证券报)
券商开户数持续上升,新增投资者90后占比高。环比逐月攀升,同比大增三到四成——近期,券商开户数也和A股市场一样,在显著回暖。上证报记者近日对多家券商的开户情况展开调查。券商普遍反映开户数在持续上升,且新增投资者中,90后的年轻人占比颇高,一些此前已淡出股市的老客户也在忙着找回交易密码或开始追加资金。(上海证券报)
外资猛追中国资产,人民币汇率连破四道关。7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离岸和在岸市场接连升破7.06、7.05、7.04、7.03四道关口。截至19时50分记者发稿,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报7.0220、7.0193,日内涨幅均接近500个基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人民币汇率持续攀升,是在全球资产荒的背景下,人民币资产进一步受到境外投资者关注的体现。待年中购汇压力进一步缓解后,人民币有望在第三季度收复“7”关口。(上海证券报)
逾2000只公募产品参与中芯国际打新,半导体龙头或扛起牛市大旗。半导体龙头中芯国际科创板二次上市在即,公募基金早已摩拳擦掌。根据中芯国际最新披露的发行公告,超过2000只公募产品参与了中芯国际报价,其中不乏多只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绩优基金。实际上,在南向资金的大力推动下,中芯国际港股股价早已一骑绝尘,今年以来涨幅达235.85%。多位机构人士认为,中芯国际回归A股有望拓展国产半导体产业估值重塑的空间,进而激发出更大的成长潜能。作为半导体行业龙头,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有望扛起本轮牛市大旗。(上海证券报)
牛市突如其来,多家券商APP不堪重压现“久违”宕机。7月6日开市后不久,多家券商交易APP被曝出现登录不上、数据延迟、交易卡顿、银证转账及两融功能无法使用等情况。而且,排队开户的情景再次出现,甚至有大型券商APP网上开户出现近500人排队视频见证的现象。如此盛况,让人不禁对新一轮牛市充满好奇。(证券时报)
险企上半年发债526亿,环境宽松融资高峰再现。在股东增资能力有限、利率处于低位以及存在大量置换旧债需求的环境下,保险公司发债迎来高峰。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上半年共计10家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发债规模合计526亿元,接近去年全年发债规模546.5亿元,也是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超过500亿元。(证券时报)
(储继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