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A股市场震荡加剧,权益类基金发行遇冷,“固收+”扛起基金发行大旗。不过,多位基金经理表示今年“固收+”产品好发不好做,一季度已经调整“固收+”资产配置布局和投资策略。
“固收+ ”产品好发不好做
首尾业绩相差29%
今年以来,采取“固收+”策略的债类基金又一次扛起发行大旗。按基金成立日统计,4月以来新发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占比不到10%,混合型基金发行规模占比41.90%,其中偏债混合型基金发行规模在所有混合型基金中占比近6成。
一边是营销火热,另一边业绩表现分化严重。数据显示,截至4月22日,包含偏债混合基金和混合二级债基在内的“固收+”产品共有1534只(A/C份额分开统计),首尾业绩相差29个百分点,有493只基金出现亏损(占比32%)。从回撤情况来看,有70只产品回撤超过10%。
德邦基金固收研究部总经理陈雷认为,由于不同“固收+”产品的股票仓位、风格特征各异,在股市回调过程中受拖累程度也各不相同。
“从主流固收+产品的股债投向来看,当前的主要风险可能有两方面:首先是股票高波动带来的净值回撤风险,在此行情下,股票仓位较低的固收+产品表现相对更优;其次,低评级债券的估值,甚至违约风险。“不过,货币政策不急转弯,对于狭义流动性有一定支撑,叠加风险偏好下行,债市可能会迎来一定的投资机会,可以适当提高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的灵活性。”陈雷分析道。
“今年‘固定+’产品好发不好做。”上海一位中型基金公司“固收+”产品基金经理坦言,过去两年这类产品受欢迎是因为权益市场连续大年,固收加一点股票,收益率会可观,再叠加打新股也是大年,所以市场对这一策略特别热衷。随着权益市场调整,今年将是“固收+”策略的分化元年,未来这种分化会持续一段时间。
“市场会用一轮周期的时间来检验各个基金团队‘固收+’策略的有效性。”上述“固收+”基金经理透露,今年还会有一批“固收+”产品落地,自己的“固收+”策略将会聚焦在股债打新。“转债、定增可能不会参与,此外还会灵活利用一些对冲工具。”
今年是“固收+”策略
分化元年
在当前股市震荡行情背景下,多位基金经理在一季报中也表示,已调整“固收+”资产配置布局和投资策略。
嘉实多利收益基金经理罗伟卿、王汉博提到,债券方面,在报告期内维持较短的久期和较低的杠杆水平,适时进行波段操作,所操作债券均为利率品种;权益方面,出于对权益市场整体偏乐观且具有结构性机会的判断,全年基本维持中性偏高仓位的操作,以顺周期、金融、科技、消费中的估值合理的龙头为主要配置品种;可转债仓位与结构较为灵活,操作品种主要为所属行业中已发转债的龙头品种,随着市场变化,逐步由偏股型品种转向平衡。
易方达裕丰回报基金经理张清华、张雅君一季报中提到,在报告期内,股票方面,年初权益资产保持在较高仓位,春节前考虑到市场上涨幅度过大,组合在大量申购之后并未积极加仓,仓位摊薄至中性水平。转债方面,仍以持有大盘转债为主,部分触发赎回的个券转股或卖出,补仓部分新券和低价券,转债仓位小幅被动下降。债券方面,组合在一季度仍维持偏低的久期水平,杠杆随申购有所下降。
西部利得稳健双利基金经理林静、韩丽楠一季报中提到,债券投资上主要配置了流动性较好的短久期利率债和可转债,配置上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可转债配置上以受益于国内外经济复苏、业绩确定性强、盈利增速和估值水平相匹配的轻工、有色和新能源等板块为主。报告期内权益重点配置了大消费和医药行业。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