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戚夜云)讯,5月28日,京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东物流”)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上市公开发售价每股40.36港元,若不行使超额配股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241.13亿港元。截至发稿前,上市首日开盘价46.05港元每股,较发行价40.36港元上涨14.1%,市值达到2805.2亿港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周四暗盘交易中,京东物流收报52.35港元,较招股价涨29.71%。
投资人陪跑11年
作为京东物流2010年A轮(唯一开放的一轮融资)投资方,高瓴资本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11年前我们首次投资京东时,就达成共识:京东唯有打造出自己的物流和供应链体系,才能创造出足够的核心竞争力。
据公开媒体报道,刘强东当时的融资需求只有7500万美元,但是张磊告诉刘强东:"(这个生意)要不让我投3亿美元,要不我一分钱都不投。”这是当时国内的早期互联网企业的投资中单笔投资量最大的案子之一,高瓴也一度被人取笑”钱多人傻"。
但张磊很清楚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是最适合京东的,据了解,京东物流后期引入的部分投资人据悉也有高瓴在其中发挥作用。正如张磊在一次座谈中提到的,高瓴非常关注”邻居风险”,希望给京东后期引进的投资人也能像高瓴一样,没有短期退出压力,能真正放眼未来,支持公司的长远发展。
目前,2018年,京东物流开放了唯一一轮融资,高瓴参与京东物流高达25亿美元的融资,帮助京东开展供应链和物流渠道优化,这也成为中国物流行业最大单笔融资。目前在京东物流招股书上,高瓴占股比为2.9%。
高瓴成就了之后的京东,京东也与高瓴保持了深厚的长期关系。从京东分拆出来的京东物流和京东健康,高瓴都是重要投资人。
2021年3月,高瓴再次领投了京东旗下基础设施物业管理子公司京东产发的A轮7亿美元融资。
软实力更值得关注
京东集团2007年自建物流,2017年全面对外开放,到2020年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已达到46.6%,服务企业客户数超过19万。
根据招股书数据,2018年至2020年,京东物流营收分别为人民币379亿、498亿和734亿,连续三年高速增长。从收入构成来看,一体化供应链收入是京东物流营收的主要构成,2020年,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5.8%。
公开资料显示,京东物流的服务产品主要包括仓配服务、快递快运服务、大件服务、冷链服务、跨境服务等,其一体化供应链服务能够充分满足客户的供应链需求,帮助客户优化存货管理、减少运营成本、高效地重新分配内部资源,使客户专注其核心业务。
京东物流表示,募集资金将重点布局一体化供应链,包括升级和扩展六大物流网络,开发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相关的先进技术,扩展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广度和深度,帮助客户提升供应链效率和用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等。
不过,丁道师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强调:“我们看待京东物流的价值,不仅仅要基于纸面的这些利好数据(800多个仓库,43%的增长)和领先的技术(智能化,5G,无人,专利)。更要挖掘用户口碑、体验层面的无法量化的要素,如同已经被资本验证海底捞,它在未来可能是决定要素。”
“这就是京东物流乃至整个京东系的软实力,这种看不见的软实力就是京东物流应该被资本市场重新审视的维度所在。”丁道师最后还表示,如在下沉市场推动城乡物流普惠等,京东物流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对外开放和发力下沉市场,都可以再造一个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