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中国证券报记者张勤峰)7月下旬,人民币资产一度异动,外资的举动引起议论,人民币资产“不香了”?最新数据表明,外资流入中国债市的趋势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势头加快。7月,中央结算公司为境外机构托管的债券增加754亿元,增量比上月高1倍有余。
研究机构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前景良好,人民币资产收益具有优势,加上金融市场持续扩大开放,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市参与程度稳步提升,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资料图,新华社发)
(小标题)境外机构继续买买买
中央结算公司4日公布的统计月报显示,截至7月末,境外机构在该公司的债券托管量达33752亿元,较6月末增加754亿元,增量明显高于6月的365亿元。
7月下旬,人民币资产一度异动,外资作为市场上一股重要的力量,在波动中出现短时卖出现象,引起了一些议论。上述数据表明,当月,境外机构对境内债券的投资不仅没有减少,力度还有所加大。
外资增配中国债券已成为长期趋势。从中央结算公司数据来看,自2018年12月起,境外机构持有的境内债券规模已连续32个月上升。从全口径看,截至6月末,境外机构持有的境内债券已达3.74万亿元,前6月累计增加4889亿元,这一规模较2020年前6月多近1700亿元。2020年是外资增持中国债券的“大年”,境外机构全年累计增持10670亿元。
(小标题)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强
在业内人士看来,外资增配中国债券之所以表现出明显的趋势性,主要原因在于后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既来自估值性价比,也源于人民币资产的收益稳定性。同时,与中国市场不断提高开放程度不无关系。
今年中国债券市场表现抢眼。据统计,截至8月4日,今年以来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累计下行31个基点。同期,美国、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有所上行。在海外债市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债市逆势上涨。即便如此,目前中外债券利差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比如,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约164个基点,较2010年以来的平均值高40个基点。从这两方面看,对于短期交易类和长期配置型投资者而言,中国债券均具有吸引力。
此外,我国经济与政策比较稳定,加上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上升,人民币资产具备避险属性。在动荡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人民币资产不仅是外资眼中的“香饽饽”,而且是“避风港”。
(小标题)外资增持成为长期趋势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际投资者在中国债市的参与程度将继续提升。
“外资增持的总体趋势还会持续。”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曾阐述四方面理由:国内基本面为外资增持境内债券提供了根本支撑、债券市场具有外资增配的发展空间、中国债券的资产收益相对有优势、人民币资产呈现一定的避险资产属性。
王春英表示,目前外资持有境内债券占整个债券市场托管总量的3%,外资占比还有较大幅度提升空间。此外,她表示,3月底,富时罗素宣布从10月开始分阶段把中国国债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中国国债在指数中的占比权重将达5.25%。“有市场机构预测,按照这个权重,中国的债券市场应该会迎来超过13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她说。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认为,境外央行类机构对我国债券的配置需求将持续增加。据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境外央行类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余额2637亿美元,占全部境外投资者持仓比重的51%。中金公司预计,未来随着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占比的提升,境外央行类配置机构对我国债券的配置需求有望持续稳定增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