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上市首日破发,资本为何不买“爱心生意”的账?

以爱心闻名的水滴筹,其母公司——水滴公司近日在纽约证券交所上市了。水滴上市首日收盘重挫19.2%,这家由腾讯投资(腾讯持股比例达22.1%)的保险科技公司,开盘即破发。

曾几何时,由于其极具潜力的赛道(中国寿险和健康险市场)以及快速增长的用户数量,水滴公司在创立仅仅数年间,就先后拿到腾讯、蓝驰创投、创新工场、高榕资本、IDG资本、美团点评、中金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的融资,被资本热捧。

那为何水滴上市首日,资本纷纷出逃,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增产不增收的水滴

水滴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在于:水滴获取用户和变现的能力都很强,但是却面临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水滴公司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水滴累计的保险用户数量约为7940万人。2018年、2019年、2020年,累计的购买保险用户人数为170万、880万和1920万。通过“水滴保”平台产生的首年保费(FYP)收入分别为9.72亿元、66.68亿元、144.26亿元。

但这些漂亮的数据转化为业绩则是,尽管去年水滴公司营收同比翻倍,但亏损逐年扩大,盈利能力饱受市场质疑。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水滴公司实现营收2.38亿元、15.11亿元、30.28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09亿元、3.22亿元以及6.64亿元

水滴上市首日破发,资本为何不买“爱心生意”的账?
这背后是:虽然水滴主要盈利业务的利润水平呈现逐年正增长的态势,但水滴筹和水滴互助为水滴保贡献的流量比例却一直下跌,第三方渠道的导流占比则从2018年的1.9%跃升至44.9%,使得水滴公司的不得不从外部渠道获客,从而导致获客成本大幅提升。也正因为此,从水滴的成本构成来看,占据大头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在一路增长。

水滴上市首日破发,资本为何不买“爱心生意”的账?
水滴方面此前向媒体表示,亏损来自于销售营销费用以及因涉足保险业务带来的成本增长,2020年,水滴营销费用达到21.3亿元,占当年营收(30.3亿元)的70.4%,其中仅支付给腾讯公司的营销费用就高达1.872亿。

水滴流量的“变现”可持续性存疑

此外,过去三年,水滴的流量入口——网络互助对于水滴公司业务的贡献能力一直在减弱,水滴互助带来的保单转化率分别为38.6%、12.4%、3.6%,呈现连年下降趋势,这让水滴公司的“变现可持续性”受到市场质疑。

2016年成立以来,水滴公司通过水滴筹的社交裂变分享,迅速打开用户市场。根据招股书显示,水滴的主要业务是保险商城业务、医疗众筹和互助业务三大板块。水滴公司CEO沈鹏在赴美敲钟前曾公开表示,水滴筹是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表现,其主营业务仍然是保险经纪业,并致力于将水滴打造成互联网人生险的第一品牌。

水滴上市首日破发,资本为何不买“爱心生意”的账?
今年3月,水滴互助正式关停。尽管此前一位接近水滴公司的人士向媒体表示,(水滴互助关停)更多是为该公司赴美上市排除不确定性因素,但不容忽视的是,互联网互助平台的盈利模式背后实则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其前端宽松的审核有利于大量非健康群体的加入,当群体的疾病发生率上升,分摊金额上涨,平台就会面临健康用户流失、偿付能力不足的境地,并进一步陷入向保险业务导流难度增大的恶性循环。水滴联合创始人杨光表示,水滴互助关停这一举措并未对用户产生什么实际的影响,但外界对水滴愈发倚重第三方平台导流,从而实现保单销售的做法一直存在争论。

另外,据招股书显示:由于水滴筹并未对筹款患者收取任何费用,所以其作为公司的一大主营业务,没有为公司产生任何收入。

小结:天下熙熙皆为名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于资本来说,其最根本的价值观便是“逐利”,眼下的水滴尽管登陆纽交所,进入新阶段,但是一旦其“变现”能力存疑,资本也会用脚投票。

文/梦梅、邓振淳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471 字。

转载请注明: 水滴上市首日破发,资本为何不买“爱心生意”的账?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