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伟
近日,中国华融一份不足三页纸的“盈利警告”,令金融圈炸锅。“盈利警告”称预计公司去年亏损1029亿元。一年巨亏超千亿元,平均每天亏掉2.8亿元,这在A股和H股市场上似乎还没有先例。
一家“管理不良资产”的公司最后居然变成了“不良资产”,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如果说这样的讽刺,这样的“玩笑”还能带来笑意的话,那必定是极其苦涩之笑。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到底是哪些路走岔了呢?好在中国华融在其“盈利警告”中亦有言简意赅的阐述:2020年,随着原董事长赖小民受贿、贪污、重婚案的开庭审理和宣判,公司对其任职期间激进经营、无序扩张造成的风险资产持续清理和处置。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也造成了一定的市场冲击。由此大家不难推断,公司巨亏的“关键”是“赖小民贪腐”和公司的激进经营与资本的无序扩张。
查阅公司近年来的相关财务数据来看,偏离主业、无序扩展是造成巨亏的根本原因;当然,赖小民贪腐,无视风控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激进经营不可持续,针对金融机构存在的刚性兑付、通道业务、多层嵌套等行业弊病,2018监管层开始下“猛药”,资管新规颁布,条条直指金融业乱象、触及潜在风险要害,政策主旨清晰明确,引导金融机构“走正门,不走旁门”、“聚焦主业,清理门户”。
也就是说,从2018年以来,国内针对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监管一直没有放松过。从近年来的严监管态势看,没有“过去时”,各部门针对监管空白点,不断推出新政策,而且这些政策也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把脉,对症下的药,副副都是切中“空子”的要害药。
今年7月份,2021年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表示:“资管行业要遵循金融规律,特别是风险与回报匹配原则,不可制造一夜暴富的神话。”
肖远企副主席的这番话,已经很直白地告诉了大家,即金融机构要想走得远、做得大,就要坚守稳健审慎底线,正本清源,回归主业。如果连这些基本的要求都违背了,无论有过多少辉煌,到头来一定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国内的各类金融机构至少要从该事件中汲取教训,并用以下三点时刻警示自己:一是,聚焦主业,把资本的无序扩张关进制度笼子;二是,不忘初心,守住底线,扎细扎密扎牢扎好反腐倡廉的制度篱笆;三是,守法合规,拥抱监管,走出一条迎监管、共发展、促繁荣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