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北大教授刘怡: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助于稳定并提振市场信心

由 豆更生 发布于 财经

人民网-财经频道 原创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是对冲疫情影响的强有力措施。”北京大学教授刘怡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着当前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极大的不确定性,将赤字率提高至3.6%,有利于稳定并提振市场信心,以更大的政策力度有效对冲疫情影响,体现了更加积极有为财政政策的进一步发力。

刘怡告诉记者,和上年相比,赤字率提高了0.8个百分点以上,赤字规模约为3.76万亿元,与市场预期基本相符。提高预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等安排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这些安排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是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实现政策有为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

“学术界一直有赤字率多高合适的讨论。”刘怡介绍,实际上,3%的赤字率并不是硬性约束,高于3%并不等同于过度举债,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债务支出使用效果等情况加以评判。

根据IMF的预测,2020年全球平均赤字率将从2019年的3.7%提高到9.9%,发达国家平均由3%提高到10.7%。在前所有未的疫情影响下,综合考虑当前经济形势,对比其他国家赤字情况,我国短期阶段性地适度提高赤字率,有利于有效进行逆周期调控,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

刘怡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增的1万亿元赤字与同时发行的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将全部转给地方,主要用于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确保“六稳”“六保”的支出需要。

“这部分财政资金不仅将通过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体现积极财政政策的执行效率;同时,在资金的使用上将进一步发挥乘数效应和杠杆效应。此外,对赤字率留有余地、对财政资金用途有明确安排并注重绩效考核,也体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实效,有针对性。”刘怡介绍说。

刘怡强调,积极财政政策除提高赤字率和发行特别抗疫国债之外,还将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政策,扩大减税降费力度,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这些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有助于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是对今年财政工作的整体部署。

刘怡指出,这一要求体现在各项具体工作安排中,其政策要义贯穿政府工作报告始终。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为促进疫情后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提供切实保障,也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力支撑,充分体现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