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6月2日电(焦洋)来自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消息,2020年1—4月,全省猪肉产量49万吨,销往外省16万吨,折合生猪205万头,点对点调往外省活猪41万头,合计246万头。外销率快速增长,外销比重由2019年底的23%提高到37%,为全国稳产保供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为深入贯彻落实今年两会“六稳”“六保”目标任务,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面对当前畜牧业生产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局站位,主动担当,自我加压,坚持“养殖必保产业安全、必保粪污利用、必保屠宰加工”的思路,抓住机遇,加大扶持,增强信心,通过“七个强化”举措促进生猪产能稳定恢复,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强化责任落实。省农业农村厅落靠市县生猪稳产保供和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两项责任,确保按期完成生猪生产任务,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强化监督考核,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生猪生产情况调度,由厅领导牵头,组成6个工作组,分头指导和推进工作落实,做到旬调度、月通报、季度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指导协调工作。起草生猪恢复生产三年行动计划,分解下达13个市(地)三年生猪存出栏任务、细化到乡镇场户,层层压实任务。
强化政策扶持。用足用好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规模猪场贷款贴息、生猪保费补贴、规模猪场改扩建及粪污处理等国家支持政策,积极协调省财政出台省级规模场建设扶持政策。国家从2019年开始陆续出台的用地、环保、补贴等17项扶持政策,极大地稳定了养殖信心。今年以来,积极向国家发改委争取专项资金,实施生猪规模场建设和生猪养殖大县粪污处理整县推进项目。疫情期间安排3000万元,对日均屠宰量200头以上的生猪定点屠宰厂给予40万元或8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能繁母猪存栏2000头以上,疫情期间育肥猪出栏累计达到1万头以上的养殖场给予30万元或60万元一次性奖励。
强化产能释放。深入挖掘现有1900家生猪规模养殖场生产潜能,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存量产能,全年出栏增长20%以上。推广“公司 农户”生产模式,以大带小,促进17.7万户散养户向适度规模发展。全面释放去年新建成52家大型规模场280万头产能,加快释放大型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的56个在建规模场220万头产能。
强化招商引资。深入实施龙头牵动,紧盯大型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加快推动河南牧原、北京大北农等大型企业在黑龙江省新建出栏800万头规划落地,积极推动利荣亚洲有限公司一期200万头和俄罗斯粮食农业集团一期120万头一体化项目落地,加快新增产能。
强化屠宰加工。积极推进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发展,密切利益联结,保障市场供给。全省生猪屠宰企业199家,年屠宰能力3500万头,年屠宰15万头以上大中型企业产能占比达到72%,产能更加集中。
强化疫病防控。内防外堵,网格管理,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防控,稳定基础产能。落实生猪屠宰环节自检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压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生产经营者主体,提升疫病检测、监测预警、疫病防范、全链条动物防疫信息管理能力,严把养殖、排查、调运、屠宰和检疫关口,确保不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保障产业安全。全省3590个养殖场户、10220个社区村屯已纳入网格化管理,75个县市配备PCR检测仪,199家生猪屠宰企业全部足额配备官方兽医910人,非洲猪瘟自检率达到100%。
强化粪污处理。坚守生态环保底线,推行粪污还田利用,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坚决走绿色发展之路。26个畜牧大县实现粪污处理整县推进全覆盖,44个非畜牧大县实施生猪规模场粪污治理项目,全省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87%,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