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提GDP增速具体目标等话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接受新华网思客专访,他认为受疫情因素影响,今年的GDP不设具体增长目标是一个合理的做法。但这并不代表经济增长不重要,把保就业民生放在优先位置,体现出政府在非常时期的底线标准,有利于把疫情造成的冲击降到最低程度。
每年GDP增长目标都是参考上一年经济实际增长情况来设定的,保持了一个相对的连续性,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所谓的趋势性增长。但是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特别是海外疫情形势复杂,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状况完全打乱了原先应有的趋势性增长,造成现在无法相对准确地预测今年的增长,也很难再按照过去的方式来设定增长指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设具体目标可以说是合理务实的做法。
但是不设目标不代表经济增长不重要。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无论是保住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要做到“六保”,也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
发力的重心是保就业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事实上也反映了这次疫情以来,经济学界业已形成的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面对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巨大冲击,政府应该更多地把工作重心放在就业保障上。
虽然保就业也要靠经济增长,但是有大量创造就业的活动不见得对GDP有那么大的贡献。特别是在大量的中小微企业承担更多提供就业机会的时候,他们对GDP的贡献其实就没有就业贡献那么大,因此保就业和保增长还不能完全划等号,在保就业和保增长之间需要权衡,当你要保就业的时候,就不要过于强调GDP要增长多少。
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强调GDP,“六稳”、“六保”成为极其重要的内容。“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具有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作用。我认为,“六保”其实是一个托底的概念。因为经济压力、外部冲击大,所以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托底,把基本的民生、基本的就业托住。目的就是通过托底保障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经济增长需要企业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提出“六保”可以说是一种及时止损的做法,尽量把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冲击降到最低。但是未来经济的转型和持续的增长,还是要靠我们企业家实实在在的商业模式的转变、思维的改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大量的篇幅谈了未来我们要实现的经济转型。
如果把眼光从今年延伸到未来的两三年,我相信有远见的企业家都知道,这次疫情冲击之后,很多企业,尤其是大量中小型企业都需要转型。因为生存环境已经发生巨大改变,而且通过这次疫情考验,已经发现线上的新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未来也会爆发性地释放这样一个潜力。所以说我们的中小型企业的企业家,现在要改变思维,不要老想着在当下倒下的会不会是我,更要考虑未来站起来的人会不会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