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9个月,与企业可借外债空间有关的这个参数被回调。
据央行和国家外汇局1月7日消息,决定将企业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25下调至1。
这个参数是什么?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央行与国家外汇局建立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取消外债事前审批,便利境内机构跨境融资。最初该管理框架先进行了小范围试点,而后扩大至全国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规定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为1。
2020年3月,在疫情背景下,两部门将全口径跨境融资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到1.25,扩大借用外债空间。且由于多国央行采取量化宽松,境外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的市场规模扩大,对我国跨境融资企业而言会降低融资成本。
“参数调整后,企业向境外融资的空间较之前扩大了25%,预计对企业支持力度可能达到几百亿美元的规模。”国家外汇局相关负责人彼时介绍,这有助于境内机构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多渠道筹集资金。另一个有关背景是,我国外债规模和结构较合理,外债风险总体可控,该参数上调不会引发外债规模的大幅度上升。
不过,去年6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快速升值超7%。2020年12月,两部门先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回调至1。“在汇率双向波动加大的情况下,参数回调有利于控制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风险,也有助于金融机构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的理念,做好外币资产负债管理。”业内人士称。
这次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同步由1.25回调至1,两部门表示,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企业因此次参数调整导致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超出上限的,本通知发布之前的跨境融资合约可持有到期。
值得一提的是,与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这“一降”配合的还有“一升”。近日,央行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由0.3上调至0.5。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称,企业境外放宽相关系数的调整,增大了境内企业在境外放款空间,有助于满足境内企业“走出去”资金需求,也有助于境外企业对人民币需求,同时相当于增加境外人民币供给,促进境外人民币供需平衡,稳定人民币预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