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未达预期的资产收购,一笔应收未收的补偿股份,竟成双林股份的最大业绩调节器,从而引发股价飙涨。
10月25日晚间,双林股份披露了针对交易所关注函的回复公告。上周,这家汽车零部件公司二级市场表现抢眼,一周内股价涨幅高达46.7%,引发了交易所的关注。
10月22日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双林股份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7149万元,同比增长1151%,公司称主要系费用减少、股价波动导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所致。
关注函首个问题,即要求公司量化分析股价波动导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增加、资产减值损失减少、费用减少等对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的影响等。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据双林股份回复,公司前三季归母净利润暴增11.5倍的最大支撑,居然是一笔应收业绩补偿股份引发的公允价值变动。
原来,双林股份账面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包括1996.34万股应收少数股东业绩补偿股份,上年末公司股价为5.98元/股,本报告期末股价为10.13元/股。即:年初至报告期末股价波动导致增加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996.34*(10.13-5.98)=8284.8万元。这8284.8万元的账面收益,直接计入了当期利润。
关闭美颜,关掉滤镜,双林股份真实的面容是:今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仅为4321万元,同比下滑17.74%!
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想必诸位都有听闻,这应收股份又是怎么回事?
长话短说。
2018年,双林股份向包括大股东双林集团在内的4名对象收购了宁波双林汽车部件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双林投资”)100%股份,作价达23亿元。
彼时,交易对手方承诺,双林投资2017年度至2020年度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7000万元、25200万元、34300万元和41200万元。
结果,双林投资除2017年业绩达标外,2018年、2019年均未完成,由此触发股份补偿义务。
今年6月17日,双林股份披露,因子公司双林投资未完成2019年度业绩承诺,公司将向每个交易对方支付1元,共计4元的价格定向回购并注销双林集团等4名交易对方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5001万股股份。
愿赌服输。享受了高估值对价的股权出售方,履行业绩补偿承诺原本天经地义。然而,回购注销这事居然卡壳了,公司解释如下:
简单说,公司认为2020年双林投资还是完成不了业绩承诺,且缺口较大,想届时一次性清算。结果,宁海金石、上海华普以第二期现金转让款未支付为由不配合股份回购注销。没想到,双林股份“因祸得福”,坐享了一波股价上涨的“红利”。
进一步追问,为啥该部分股份直接“联动”业绩呢?这就涉及公司的会计处理方式了。
双林股份收购双林投资100%股权的交易中,63.9%股权自同一控制下企业取得,另36.1%股权是从无关联的宁海金石、上海华普购入,双林股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会计处理。
按照这种处理方式,2020年1-9月,双林股份确认应收双林投资原少数股东业绩补偿股份股价波动产生的公允价值与账面金额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8284.8万元。
规则虽如此,但这样的“神操作”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明明是一笔不及预期的高估值收购,明明是交易对手方逃避业绩补偿义务,却生生拖成了一笔应收账,而上市公司居然因为这笔久拖不决的欠账受益。
事实上,上市后大举扩张的双林股份正在显露“并购后遗症”。2019年度,收购来的子公司新火炬、上海诚烨、双林投资计提了74784万元商誉减值,导致上市公司当年巨亏9.47亿元,同比下降1432.06%。今年,由于行业低迷等原因,公司主营业务仍处在下行通道上。
与基本面背道而驰的是,双林股份股价在今年8月下旬突然暴力拉升,从6元起步持续飙涨,上周五盘中摸高18.58元,区间涨幅约2倍。剖析动因,除了业绩之外,亦有新能源汽车概念的炒作因素。
之前,双林股份曾在互动易平台回复称,公司为五菱宏光新能源车mini ev车型电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目前公司就该车型的电机供货量稳定。
但据最新回复公告,2020年前三季度,双林股份就五菱宏光mini EV的销售额为1922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0.8%,亏损265万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27日至9月2日5个交易日内,双林股份累计涨幅达107.89%,随后收到交易所关注函。公司当时在回复公告中提及,暂未收到公司控股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持股5%以上的股东拟在未来六个月减持公司股份的计划。
但不到一个月,9月22日,双林股份就公告控股股东双林集团计划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739.4万股,约占总股本的6%,另有两名高管同步披露减持计划。
据查,2020年,双林股份4次收到交易所监管函件,包括3份关注函和1份年报问询函。除对定期报告及股价异常波动的关注函外,还对公司2月份跨界涉足口罩业务给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