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在美上市已经近半年,彼时争夺 " 生鲜电商第一股 " 的戏码一度获得不少关注和热议,但从每日优鲜上市首日破发、叮咚买菜主动减少发行规模,到股价一路走低和持续亏损,二者似乎仍没有给市场讲好自己的故事。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正寻求进行 IPO 后的首次融资。
显然,在二者未找到正确盈利模式前,烧钱保份额依然会是常态,但不同的是,叮咚买菜依旧处于野蛮扩张的状态,而每日优鲜正在有意为自己 " 减负 "。
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的营收分别为 61.9 亿元和 21.2 亿元,净亏损分别为 20.2 亿元和 9.7 亿元,叮咚买菜的营收和亏损均远高于后者,赚得多亏得也更多。
将时间线拉长来看,今年前三个季度,叮咚买菜的亏损一直在走高,每日优鲜第三季度则有所缩窄,环比下降逾 32?财务数据差异的背后是二者运营策略的分化。
一个较为直观的数字是前置仓布局数量,叮咚买菜第三季度单季新增 239 个前置仓,累计达到 1375 个,同比增长 185?
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这种新模式的开创者,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数量在 2019 年就达到了 1500 个,但此后一直在缩小规模,今年第二季度末时已经缩减至 625 个,较两年前的水平减少逾 50?
二者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资本市场的态度却是类似的,截止 12 月 10 日美股收盘,叮咚买菜的股价较发行价跌去 40?每日优鲜跌去逾 64?证明无论是高举高打的扩张还是力求稳定的收缩策略,都不如展现出实在的盈利能力。
但营销成本和包括仓储租金、工人工资、外包骑手等费用的履约成本依然是拖累盈利能力的 " 罪魁祸首 ",叮咚买菜三季度的履约成本同比增长约 120?? 23.1 亿元,销售成本增长近 110?? 50.6 亿元,占总营收的逾八成,每日优鲜履约费用亦增长了 61?
前置仓确实可以提高配送效率,也为常规消费场景提供了新的模式选择,但其成本并不会因为规模扩张而大幅降低,反而会需要更多的投入,而这类持续投入不像网约车大战那样,打倒对手后就有些许喘息的空间,且能在一定时间段实现盈利。
毕竟在生鲜电商赛道,各类线下市场、实体店以及互联网巨头们布局的社区团购玩家都是有力的竞争对手,而且提供相似购买功能的外卖平台也会抢走部分蛋糕,所以很难有玩家能够分走 80-90??市场份额,形成一家独大的格局。
因此,如何在前置仓模式中寻找更多持续盈利的渠道或如何完善运营模式,都需要叮咚和每日优鲜给出自己的解题答案。
目前,叮咚买菜正加大自有品牌的建设,其自有品牌占整体 GMV 的比例第三季度达到了 5.8?长期来看,该数据或将提升到 30??右,且其生鲜源头直采的比例升至 79.1?产地直采可以减少中间商赚差价的环节,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能保证商品的新鲜。
建设自有品牌和产地直采,均是 " 开源节流 " 的措施。
每日优鲜的生鲜直采比例更是达到了 93?优于叮咚买菜。另外,除了继续押注前置仓模式,每日优鲜还有智慧菜场和零售云两块新业务,根据摩根大通的分析,这两块新业务能够帮助每日优鲜在低投入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增长和带来长期利好,2023 年对 GMV 的贡献或将达到 40?
ZAKER 新闻出品
文 / 鲍星娃
编辑 / 曾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