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2月18日电 题:增加居民收入、稳就业是扩大消费的重要内容
作者 姚景源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姚景源
2023年以来,消费为中国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回过头来,我们一定要高度肯定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中国由此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内需市场,要把握住中国经济当下最根本最重要的这样一个比较优势。如何把它利用好、发挥好,我认为应当从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理解。
第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这是一个很新的提法。具体地看,什么是有潜能的消费?党的二十大再次明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比如,随着生活水平、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大健康产业、医药产业、银发经济相关产业需求都很旺盛,但目前还没有能够充分地满足。从这点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值得挖掘的“有潜能的消费”。
什么是有效益的投资?我认为就是加大向“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投资,将投资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到一起。投向能够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产品与服务的领域,才能够形成有效益的投资。在这一基础上,人民群众才能够面对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地扩大消费,国民收入也会持续增加,进而形成投资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
第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如何理解“政策取向的一致性”?目前一些经济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取向存在不一致,不能同向发力,进而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性。比如,近年来汽车消费一直是经济政策关注的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了“提振新能源汽车”,但是目前一些城市出于环保或减少道路拥堵等城市管理的需求仍在进行汽车限购,政策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如何将这些非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统筹起来?把非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使这些政策服从2024年经济稳增长、稳中求进的大局,并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是在2024年应当清晰明确的一件事情。
第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产品是扩大消费的重要组成。汽车、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是耐用消费品。以家用电器为例,在上世纪80-90年代乃至刚刚进入21世纪初的时候,家用电器大量进入家庭中,为拉动当时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一般比较长,而当时缺乏家用电器报废规定,也就阻碍了换新需求,特别是阻碍了对一些新升级的智慧家电、节能家电、环保家电的换新需求。对此,我认为2024年可以用政策补贴等方式鼓励加速家用电器的更新,一方面能够让更环保、更智能的家电进入家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拉动了相关产业,使一些过剩产业得到缓解。
同时,我认为可以考虑通过放开汽车相关限购措施,将增加的汽车销售的税收投向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交通建设等方面,使得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这又将为汽车创造出一个更新的发展空间,进而实现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第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
消费需求取决于消费意愿和货币支付能力。疫情后很多人认为会出现“报复性消费”,其实是从消费意愿的角度,认为人们在防控优化后都有消费的欲望,但这可能忽视了疫情期间对大家收入增长的影响。所以“报复性消费”在2023年主要体现在服务类消费上,而商品消费表现弱于服务类。因此增加消费者收入,提高他们的货币支付能力是促进的消费的重要内容。
就业是增加消费者收入的重要途径。如果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达到5%来衡量,按照经验数据来看,一个百分点增长能够吸纳的就业在200万至220万,甚至更高一些。通过扩大就业等方式可以增加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才有支付能力。这也反映出保持国民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性。
第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过去我们说发展是硬道理,现在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要从两点认识高质量发展。一是,高质量发展是使劳动者能够获得更高收入增长的发展;二是,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遇的发展,比如数字化、人工智能相关发展其实带来了大量新的更高技术含量的就业。从这个角度看,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2024年的消费和大家的收入都将是一个稳中有增的状态。(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张芷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