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南方电网在广州发布《数字电网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未来10年,南方五省区新能源装机将从目前的0.5亿千瓦增加到2030年2.5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至61%。新能源逐步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面临着风电、光伏“靠天吃饭”等挑战,南方电网将依托数字电网建设,为消纳新能源提供“核心算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
火电渐成“配角”,南方五省区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将提升至61%
我国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逐步成为主体是最显著的特征,电源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新能源装机将以数倍于电力需求的速度增长,规模迅速扩大。
以南方电网为例,2020年底,南方五省区非化石能源装机和电量占比分别达到56%和53%,居世界前列,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均达99.7%。
“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南方电网将推动南方五省区区域分别新增1亿千瓦风光新能源装机,新能源装机将从目前0.5亿千瓦增加到2030年2.5亿千瓦,支撑提前实现碳达峰。
2030年,南方电网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65%、发电量占比提升至61%。常规火电逐步成为提供电力为主的备用、调节、保安电源。储能逐步成为重要“电源”,规模化储能将加快发展并广泛应用。
据预测,到2030年和2060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将分别超过25%和60%,电力供给将朝着逐步实现零碳化迈进。白皮书认为,新能源将成为新增电源的主体,并在电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风电光伏“靠天吃饭”,数字电网为消纳新能源提供“核心算法”
与此同时,新型电力系统将给电网可靠供电、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带来新的挑战。新能源发电装机点多面广,风电、光伏发电有随机性、间歇性,“靠天吃饭”,协调多点、多样、多变的电源与系统安全稳定、可靠供电的矛盾难度加大,系统响应速度要求更快,运行方式安排、运行调度控制更加困难,智能运行调度更加重要。
“在电能供应经济性方面,新能源能量密度小、发电年利用小时数低,为保障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消纳、系统安全与可靠供电,总体上系统建设和运营成本将上升。”南方电网首席技术专家,南网科研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饶宏说,需推动电源侧降本增效,用户侧节能提效,电网企业履行好保底供电责任,利用灵活的市场机制释放源网荷储各环节潜力,将供电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
白皮书介绍,数字电网将成为承载新型电力系统的最佳形态。南方电网依托强大的“电力+算力”,通过海量信息数据分析和高性能计算技术,发现电网运行规律和潜在风险,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使电网具备超强感知能力、智慧决策能力和快速执行能力。这给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的清洁能源消纳和消费按下了“快进键”。
消费者也能“发电”,需求侧由“纯用户”转变为“电力产消者”
白皮书提到,终端能源消费“新电气化”进程也将加快。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将从目前的30%、30%和5%提升至2060年约50%、75%和50%,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推动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需求侧,随着分布式电源、智能家居、绿色工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广泛应用,需求侧由“纯用户”转变为“电力产消者”。原本只是接收使用电力的用户,可以“反哺”电力给电网,平抑电网用电高峰。
随着新能源和传统电源角色发生转变,需要有效完善的电力市场支撑。南方电网将聚合海量用户侧可调节资源,大力建设虚拟电厂,引导用户合理用电,促进发电侧与负荷侧双向互动;辅助用户挖掘节能潜力,促进能源消费从单一、被动、通用化的利用模式向融合多种需求、主动参与、定制化的高效利用模式转变,推动电动汽车、电能替代、节能减排、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加快建设南方区域统一电力市场,丰富电力市场交易品种,探索灵活多样的市场化需求响应交易模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张伟雄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骆昌威 通讯员:李志杰、赖增鹏、黄志伟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影
【来源:广州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