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接近尾声,如何评价中国经济表现?在11月21日举行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认为,2021年是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并走向常态化的一年,面对国际疫情蔓延、极端天气等冲击,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就业得以改善,居民收入较快提高,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论坛上发布的CMF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1―2022)认为,2021年是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复苏的一年,呈现出“前高后低”、“结构分化”和“压力加剧”的运行特征。一方面,疫情防控总体稳定、外资外贸景气持续、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向好以及全面小康目标的顺利完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在疫情期间的持续复苏提供了持续动力和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自二季度持续上扬,经济复苏进程有所放缓,“前高后低”态势明显放大。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明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延续2021年宏观经济复苏的动力和基础,在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协调体系再调整以及“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等因素的作用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将得到极大缓解。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刘伟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面临三个较为突出的战略机遇:一是以新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引领新一轮技术进步,将催生出新的数字经济产业活动,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二是以碳达峰、碳中和为主导的绿色转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的能源结构、生产结构、消费结构等将被重构,把握好绿色转型机遇,将会带来一场全面系统深刻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三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结构升级。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共同富裕、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大力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将会带来巨大的消费动能,形成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及市场结构的快速升级。
“在看到重大战略机遇的同时,也应深刻认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刘伟表示,一方面,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世界经济下行趋势持续;另一方面,我国内需恢复仍不充分,供需结构仍不平衡,区域分化仍然明显,培育国内大循环迫在眉睫。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认为,要坚持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基本政策框架。在宏观政策上,财政政策要坚持积极有为,货币政策短期要保持稳健,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前瞻性和连续性,做好风险缓释跨周期安排,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认为,对于经济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应以跨周期视角和策略加以解决,建议采取“长规划、硬措施、软着陆”的办法。长规划,就是给出一个适当长的时间,明确目标和任务,同时也给出明确预期和缓冲纠错的空间;硬措施,就是给出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市场纪律,不能轻易动摇和退让,这本身也是预期的一部分;软着陆,就是要以较小代价实现目标。
刘世锦认为,与短期宏观政策相比,更应关注结构性潜能的增长动能。“结构性潜能,是指中国作为后发经济体在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过程中所具有的潜能。”刘世锦提出了“1+3+2”的结构性潜能框架。“1”是指以都市圈、城市群为龙头,为中国经济下一步中高速增长打开经济动能和物理上的空间;“3”是指实体经济需要补齐基础产业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基础研发能力不强的“新三大短板”;“2”是指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
刘世锦认为,强调发展实体经济,并非简单回到传统实体经济,也并不仅仅是重视发展物质形态生产,而是要打造传统实体经济转向数字化赋能后生产力提升的新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要由消费到生产,由流通到制造。消费和流通领域的数字化只是序幕,生产领域数字化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才能够实质性地提升实体经济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