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瀚
本期《产业新股》关注的IPO企业为:杭州格林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地为上交所主板,保荐机构为兴业证券。格林达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545万股,占发行后股本比例不低于25%。控股股东电化集团持有格林达56.16%的股份。发行前,实际控制人黄招有、蒋慧儿、俞国祥、蔡江瑞、胡永强、陈浙、徐华7人未直接持有格林达股份,间接持有股份共计占总股本比例为25.20%。
湿电子化学品供应商 TMAH显影液打破垄断
格林达主营业务为超净高纯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有显影液、蚀刻液、稀释液、清洗液等。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显示面板、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主要用于显影、蚀刻、清洗等电子产品制造工艺中。核心产品TMAH显影液达到SEMI G4等级,是LCD、OLED显示面板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材料之一。
在世界湿电子化学品市场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及21世纪初,高端湿电子化学品呈现由德、美、日知名企业垄断的局面。近几年,随着显示面板、太阳能电池等湿电子化学品新市场的开辟及扩大,韩国、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湿电子化学品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在逐渐提高。格林达招股书显示,预计到2020年, 全球湿电子化学品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58.50亿美元,在全世界半导体、显示面板、太阳能电池三大领域应用量达到388万吨,复合增长率约12.42%。全球湿电子化学品市场竞争格局大致如下: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格林达招股书
格林达是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代表企业之一,核心产品TMAH显影液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2019版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市场调研报告》数据推算,2017年至2019年格林达的湿电子化学品国内销量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26%、4.23%、3.46%,拥有一定的行业市场地位。但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产品技术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下游三大领域带动业绩增长 毛利率存下行风险
经营方面,格林达营业收入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为功能湿电子化学品、通用湿电子化学品、以及副产品,在2019年的营收占比分别为95.46%、3.05%、1.49%。营收结构在报告期内基本保持稳定。格林达的核心产品TMAH显影液属于功能湿电子化学品类,2018年度和2019 年度分别较上年增长27.63%和1.11%。目前已成为全球显示面板用显影液主要供应商之一,产品应用端覆盖了京东方集团、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中电熊猫以及韩国LG集团等全球主要显示面板生产厂商。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格林达招股书
如上图所示,格林达近三年多项主要经营指标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营业收入报告期内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14%,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61%,2019年毛利率较2017年增长了2.87个百分点。营收增长主要由下游显示面板、半导体、新能源电池三大应用领域驱动,此外,由于格林达主要经营的湿电子化学品是电子产业链的前端,对元器件/部件的功能和性状构成重要影响,直接决定着下游最终产品性能的稳定性,有着较高的技术门槛,因此毛利率水平也相对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格林达目前的原材料主要为碳酸二甲酯和三甲胺等基础化学品,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国家对基础化工行业的环保监管会持续加强,主要原材料可能面临市场价格波动上涨的可能,从而影响整体的毛利率水平。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与行业内可比上市公司2019年部分财务指标对比情况如上,可以看出格林达在营收与净利润规模方面在行业内可比上市公司中处于中游。综合毛利率水平体现出一定优势,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格林达核心技术产品TMAH的毛利率分别达到41.35%、42.00%、45.27%,在行业内水平较高,是格林达综合毛利率优势的关键要素之一。
募资5.03亿元欲提升核心产品产能
研发方面,截至2019年年末,格林达拥有研发人员50民,其中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6名、本科25名,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比为25.91%。累计司拥有5项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研发投入与研发占比增速稳定,但研发投入占比在行业内较低,具体情况如下: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格林达招股书
格林达本次公开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为5.03亿元,将主要投入四川格林达100kt/a电子材 料项目,拟投入资金3.63亿元。项目投产后,主要生产TMAH显影液、铝蚀刻液、含氟类缓冲氧化蚀刻液,将新增年产4万吨TMAH显影液、0.5万吨铝蚀刻液和1.5万吨含氟类缓冲氧化蚀刻液的生产产能,预计将提高整体盈利水平。但也存在经济效益与产品市场进入程度不及预期的潜在风险。
栏目说明:产业链、价值链、科创、注册制、再融资新规……诸多变化塑造着资本市场的新模样。随着这些变化的持续深化,新上市企业的行业偏好、经营逻辑、定价方式,是映射资本市场变迁的重要注释。为了更好的体现出新股背后的产业特性,我们推出《产业新股》系列内容。在产业和资本的“变与不变”不断交汇的过程中,信息传递与信息解读的重要性凸显。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式,我们从体系化研究的角度,在资本市场“入海口”,为投资者带来新股研究与跟踪,从新公司看新经济,以新发现赋能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