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周天产业分析,作者丨零露,编辑丨白雪
春节将至,被市场称为「生长茅」的长春高新日子却不好过。
一年前,它是东北大妈投资五万升值到五百万元的牛股,股价从 3 元飙升至高位时 522.2 元。然而到了今年 1 月 19 日,股价跌至 227.6 元,随后两天又以跌停开盘。
从千亿白马到持续跌停,4 个交易日内,长春高新市值蒸发 346 亿元,跌幅超过 30%。
截止1月28日,长春高新收盘价174.55元
此次股价暴跌的源头是医药集采。据长春高新发布的公告解释,股价的异动是由于其子公司金赛药业的主要产品生长激素,被纳入药品集采。
集采计划中,最高有效申报价只有金赛药业此前中标的 30%,随着医保谈判,这个价格只会更低。这意味着,金赛药业的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的降价幅度是 70% 以下。对此,市场猜测,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暴利或难以持续。
此前长春高新的高市值得益于金赛药业的高利润。据长春高新 2020 年财报显示,金赛制药占整体的营业收入比重超过 70%。自 2014 年金赛药业的全球第一支 GH 长效生长激素注射液上市后,其营收始终呈 40% 以上的快速增长趋势。而如今,集采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之后,即使长春高新连续发布多份利好公告,高层持续增持,依然不能打破跌停颓势。
医药集采的问题往往是「蜜糖砒霜」之说,造福患者的同时又会在初期使药企利润率大幅下降,但一种药品身上,承载了药学属性、市场属性、监管属性等多重属性,面对既是患者又是消费者的受众群,生物制药无论是在科研领域还是资本市场的影响都极为广泛。
那么医药集采对于药企来说,真的是致命一击吗?长春高新还有办法保持业绩增长吗?我们试图以长春高新为例,剖析生物制药行业现状。
01、行业「小巨人」暴利难再续能让长春高新飙升、闪崩的都是一种东西——生长激素,俗称「增高剂」,主要用于脑垂体的生长激素分泌功能障碍的患者。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障碍或者是身材较小,如果长期缺少就会导致肌肉量减少、骨密度下降,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等问题。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矮身材儿童的数量近 4000 万,在 2021 年需要治疗的患儿超过 300 万名左右,但是就诊的患者数量不到 20 万名,药物治疗渗透率不到 4%,如果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 10% 以上的渗透率来计算,未来生长激素潜在市场空间超 1300 亿元,销售规模将提高至 150 亿元以上。
金赛药业作为国内生长激素行业的龙头,占据了 70% 以上的市场份额。金赛制药也是全国唯一一家拥有完整的生长激素生产线的企业。在形成市场垄断期间,也让长春高新的市值一路飙升,2021 年三季度总营收 82.39 亿元,同比增长 28.75%。
金赛药业生长激素
即使有如此大的市场规模做背书,有「独占风骚」的产品为优势,在集采名单公开后,股价依然被「腰斩」。药品集采当真是所有制药企业跨不过去的一个坎吗?
目前,药品集采的总体思路是:「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指的是药品通过国家(或省、市)平台,以公立医院为集中采购主体与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议价谈判。希望借此在符合质量和安全的情况下采购到价格最低的药品。进而达到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的目的。
国家医保局统计,2021 版药品目录品种增至 2860 种,67 种谈判药品平均降价 62%,全年累计惠及患者 1.4 亿人次,减负 1500 亿元。集采对于每个人来讲,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得安全可靠的药品,是件好事。对于企业来说,则是高毛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以金赛药业的生长激素为例,无论是粉剂、水剂还是长效制剂,这三种剂型尽管价格不同,但都十分昂贵。市场数据显示,粉针治疗费一年 2-3 万,水针 5-6 万,长效剂型则更高,每年 15 万元,而且一旦开始打,就要连打 2 至 5 年。有网友戏称,这样打下去,一个月就打掉一部手机,一年就能打掉一辆车。但是,市场价格 800-1000/支的粉针,在集采的申报价格列表中,最高申报价格仅为 86.07 元。低于 0.1 折的「骨折价」也让净利率打了折。
游戏规则的改变,迫使制药企业的蛋糕切分方式发生变化,长春高新也并不是第一个面临这个问题的企业。2020 年,华润双鹤、华润三九的多个药品拟中选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同年的财报显示华润双鹤实现的营业收入约 85.04 亿元,同比下降 9.35%,输液市场规模下滑超 20%。2020 年华润三九的净利润也同比下降了 23.89%。还有乐普医疗因心脏支架等产品纳入集采,大伤元气,至今还未恢复。
基药招标决定了公司利润,而利润来源 80% 都依靠生长激素的结构模式也使得金赛药业度过此关卡的时间变得更难预测。早在几年前,金赛药业也遭遇过「仅靠生长激素产品能否撑起企业的长久发展」这样的质疑声,而如今,一语成谶,过度依赖生长激素,使得如今很难快速找到新的增长点。
集采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制药企业的发展。但同时也推动了市场的良性竞争。
华润双鹤的董事长冯毅曾表示,如今医药政策的连续出台,推动了行业加速洗牌,但药品的集采使得中标药品价格下降的同时也会带来销售提升,充满挑战的同时也将伴随着机遇存在。
虽然集采让企业的市值与利润缩水,但是以量换价也让药品真正踏上了最广阔的消费市场,药企有了充分发挥产品功效的舞台。因此,集采更像是一层医药滤网,筛掉赚取靠仿制药获得暴利却没有创新能力的,留下真正具有研发实力的医药企业。
02、生物制药要走下坡路?随着长春高新股价的断崖式暴跌,生物制药领域日渐式微的呼声也再次响起。的确,自去年 7 月,生物医药板块跌幅高达 8.6%,复星医药、药明生物、泰格医药等一度跌超 10%。
哪怕在有着新股神话的 A 股,生物制药板块也一再失利,接连破发。据投中网统计,2021 年上市首日破发的 14 支新股中,医药生物行业占 6 支,其中甚至有跌幅高达 29% 的股票。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难道香了好几年的生物制药领域真的不再香了吗?
从更宏观的层面上来看,和股市过冬氛围截然相反,中国生物制药领域硕果累累。从青霉素都要进口的一穷二白,到屠呦呦科研组创制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中国药界已经完成了破茧新生。
全球投行 Torreya 在 2021 年 11 月发布的报告中显示,在亚洲地区,最有价值的前 20 名生物制药的企业中,有 19 家来自中国。在疫情期间,无论是疫苗的研发速度还是研发质量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接种了近 11 亿剂新冠疫苗,这些剂量占了全世界注射的 40%。与此同时,中国还向国外提供了 4 亿剂疫苗,国药生物、北京科兴这些生物制药企业如今已妇孺皆知。
生物制药产业规模已经逐渐取代了跨国企业药品,在老百姓的心中对于进口药和国产药的界限也没有那么明显了,稳步快跑的拉力赛,是目前生物制药的赛程。
生物制药领域前期具有「高投入、低回报」的特性,在产业政策的红利期,资本愿意为「高风险」买单。在进入 2021 年之后,随着产业政策收紧,前期投入的回报逐渐清晰,资本的口味也开始清淡起来。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徐景和在今年春节前表示,下一步将把「严」的主基调落实到方方面面,加大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的监管力度。这些都为今年的破发埋下伏笔。
在重拳之下,靠「低品质仿制药」「伪创新」钻空子的企业正逐渐被踢出队伍。野蛮生长期过后,随着战线拉长,国内企业梯队逐渐清晰。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复星医药等头部企业的优势愈发明显,已经开始呈现出马太效应。
证券时报编制的「人民金融·创新药指数」显示,在上市的 300 多家医药制造企业中,38% 的公司仅有 1 个创新药,而排名前 12 的上市公司均有 5 个以上的创新药,而恒瑞医药的创新药数量更是高达 31 个。
从企业的层面对比,要想在后期「稳定发育」,更应该保持跨种类的多线研发,做医药集采的朋友。比如恒瑞医药在面临集采压力时,也出现了业绩下滑,股价下跌的问题。但与金赛药业较为单一的药品种类不同,恒瑞医药的产品线覆盖肿瘤、麻醉、心血管等多种类别。2021 年恒瑞有 9 款产品被纳入医保目录,累计总数达 85 个。
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
在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产业政策影响下,恒瑞医药掌门人孙飘扬曾表示,决心把一些已经进入一致性评价后期的仿制药项目全线停掉,只做创新药和有核心价值的高端仿制药是未来生物制药的发展方向。
与此相似,在长春高新意识到问题后,目前也在抓紧时间多线研发药物,除了以生长激素为主的基因工程生物药品,目前长春高新也在发力生物疫苗、中成药业务板块。
比如治疗肺癌的单抗产品已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RSV 疫苗)也正在研发之中。而长春高新对于 RSV 疫苗也颇有信心,其官网介绍「RSV 疫苗在世界范围内还是空白,一旦研制成功,必将成为销售额十亿美元级的‘重磅炸弹’」。
长春高新官网公布的部分现有产品
因此总体来看,医药集采仅仅是阶段性挑战,并不能以此低估生物制药的前景。
03、创新,药企的灵丹妙药「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2021 年底,一则关于国家医保局谈判现场的视频看得无数人热泪盈眶。在老龄化趋势与大病发病率的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人均医疗费用正逐渐增加。而老百姓,是没有议价权的。俗话说,「有什么别有病, 没什么别没钱」二十年前,每个家庭都笼罩在「看病难,吃药贵」的穹顶之下。
如今,在强监管之下,就医环境已经逐渐好转,多种天价药被纳入医保,对老百姓来说,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医保谈判如果成功,就能让很多价格偏贵的药物降价不少。
除了前文提到的,还未正式纳入医保的生长激素外,70 万元人民币一针治疗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年费高达百万元的布雷病治疗用药阿加糖酶α,都已经被纳入医保。
被纳入医保后,企业利润缩水也是必然的,但就像医保谈判代表张劲妮所说的那样,「如果这个药能进入医保目录,以中国的人口基数、中国政府为患者服务的决心,很难再找到这样的市场了。」如果药品企业规避集采只会饮鸩止渴。
由于药品使用的专业性、对人民生活具有重大影响,所以医药行业一直处于高度专业与高度监管之下。那么深受产业政策影响的药业又该如何发展呢。趣学术 CEO 张瑞表示,在集采将仿制药价格大幅压低之后,药企没有研发就没有出路。
如今的产业政策正在倒逼企业向「创新药」「高端仿制药」转型,多个龙头企业在「过冬」期间依然加大研发投入,「内卷」是生物制药企业的现阶段状态。
以恒瑞制药为例,恒瑞往年的研发费用约占营业收入的 15%,近年逐渐加大,2020 年近 50 亿,2021 年前三季度超 41 亿,占营收的 20.5%。中国生物制药,近 5 年累计研发费用也近 90 亿元。
得益于药品注册分类、优先审评审批、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等政策文件利好,目前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石药集团、绿叶制药等国内药企的成果已经初见成效,已有近 30 个 1.1 类新药产品处在三期临床阶段。
对比而言,长春高新离恒瑞的巨额研发投入还有一定差距。据长春高新 2020 年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其全年研发投入金额约 4.7 亿元,比 2019 年的 3.7 亿增长了 28.12%,虽然有大幅度提升,但仍仅占全年总营收 5.5% 左右。足以见得,在研发投入及能力上,长春高新必须快步紧追,才能较快突围集采带来的消极影响。
如今,头部企业都已经意识到,在生物制药领域,不能只有一款「王牌」产品。在被纳入医保前,「王牌」产品是企业「金奶牛」,但是狂欢过后,抢占生物医药的科技制高点,才是真正的过冬装备。
可以说,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医药行业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寒冬,只是在政策、市场实时更新的游戏规则下,及时调整发展方向,拥有更强的研发实力,才能具备拥有更大份额蛋糕的资格。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说:愿世界变好,不是因为救世主,而是因为追光者。
而追光者,不仅有医护者、科研人员,制药企业更应该拿出担当,努力研发「创新药」,以硬实力直面集采,探索出走质走量的生物制药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