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2日),是科创板上市一周年的日子。从去年6月13日宣布开板到7月22日首批企业挂牌上市,再到今日,科创板在资本市场已运行一周年。
2019年7月22日,黄浦江畔,一声锣响划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新阶段,科创板正式开始交易。
这一年间,科创板表现具体如何呢?
值此一周年之际,一起回顾科创板过去一年所得、展望科创板的未来。
从制度变革到效率变革,科创板的一年运行基本平稳顺利。回顾这一年,科创板都交出了哪些“成绩”?
科创板设立以来,试点注册制顺利推进。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实现了133家公司上市发行、6家公司市值超千亿、总市值2.5万亿元。审核速度也从平均65天减少到47天,创下“科创板速度”。在港股上市的中芯国际回科创板上市时,就创下了18天的最快上市纪录。
数据显示,科创板上市企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企业占比达到37.34%,生物产业占比23.5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占比16.37%,新材料产业占比11%。
作为国内资本市场的“改革试验田”,近一年来,科创板开创了A股历史上多个“第一”。
2020年1月20日,优刻得登陆科创板,成为A股首家“同股不同权”企业;
2020年1月23日,泽璟制药登陆科创板,成为A股未盈利上市第一股;
2020年2月27日,华润微登录科创板,成为A股红筹上市第一股上市。
在2020年陆家嘴论坛上,上交所理事长黄红元从四个方面总结科创板一年来的工作进展:支持科技创新的成效初步显现、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关键制度创新经受住了市场检验、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科创板最大的成就就是 推出了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在注册制条件下,仅需形式审核,申请人将相关资料全部公开,制成文件送交证券管理机构审查,仅审查资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即符合上市基本条件,而证券的优劣交给市场来检验。极大地缩短了上市的周期,提高了上市的效率,降低了上市的成本。 正是这一制度改革成为了科创板创新发展的“发动机”。 这一改革运用在科创板试点中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方面让审核更贴近市场,能够更快反馈市场的意见,另一方面把审核置于监管之下,也更有利于监管的独立性。 在此理念下,对拟上市公司的实质性判断大幅减少,业绩下滑、甚至无收入的公司,或者部分市场争议较大的公司,都可以在信息充分披露的基础上顺利上市,交给市场去检验和评判。 改革的试验田则是科创板的重要定位,一系列市场基础制度都在科创板开始了试点,试点有效果之后,才会逐渐推广到全市场。 科创板在成功试点注册制的基础上,仍在继续推进各项配套制度建设创新。向前看,科创板的制度改革与创新仍在路上。 一年下来,科创板用各类数据证明了这一改革的所带来了极大优势,开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先河,探索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审核制的路子,拉开了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的序幕,但依然还有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在开市交易一周年之际,科创板迎来一场小考。7月22日,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将迎来解禁潮。数据显示,7月解禁规模2151亿元,为年内第一大解禁量。仅仅在7月22日当天,解禁规模就高达2088亿元,占全月科创板解禁规模的97%。 这无疑将对科创板造成巨大压力,这阵解禁潮是机遇还是挑战? 挑战 首批科创板解禁压力,规模较大、占流通市值比例较高,这其中上市前的股权私募投资者占比过半,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减持压力,使得科创板流动性面临较大压力,短期股价或承压,但持续大幅冲击的可能性较小。 机遇 科创板聚焦最佳赛道,多数公司兼具业绩优势和成长空间,同时伴随解禁落地,流通筹码扩容,将为机构集中增配科创板提供入场机会。未来科创板将迎来大批增量机构资金,公募基金对科创板的增配潜力巨大。 对于已满周岁的科创板,还有一些有待完善之处:更充分地发挥改革“试验田”的功能;充分借鉴境内外各市场的先进经验,对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提出科创板的改革方案等。 任重道远的改革任务,需要科创板更加开拓进取。有资深投行人表示,对于周岁的科创板,眼下重要的并不是与创业板的竞争,而是需要不断借鉴境内外各市场的先进经验,对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提出科创板的完善提升方案,从而让科创板公司一直享有改革红利。 6月18日,在第12届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也表示,证监会将继续推进科创板建设,加快推进创新制度。 一周年 新起点 科创板将继续乘风破浪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武慧锋
策划丨张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