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蚂蚁实际控制人马云等被监管部门联合约谈的消息已经在网上铺天盖地传播,瓜众们纷纷感慨“企业再大也是企业,政府再小还是政府”,“蚂蚁终究是蚂蚁,监管才是大象”。
隔壁宋彪也第一时间起了个早给大家剖析了理解这次约谈的五个层次,有兴趣的可以去“保彪”公众号上查看彪哥的解读。
出于对“大金融时代”的了解,我在上一次讨论蚂蚁集团上市后股票是否值得买的文章里,已经明确提到这样一个投资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监管方面,未来新的监管体系如果更加注重蚂蚁的金融属性而非科技属性,也即是监管更加注重风险而不是创新,那蚂蚁如何打破金融机构的规模扩张的资本金约束等桎梏?
没想到时间才过去寥寥数日,在金融委定调监管大方向之后,具体部门就联合展开了对蚂蚁的约谈。这件事坦白说,它的发生不在我的意料之外,但发生的速度的确有点超预期。
发生在预期之内是说对蚂蚁的监管实际上是当下“加强领导”(参考上一篇对五中全会的解读),加强统一监管的大背景下的必然。这是战略性全局性的统筹,整个金融体系,甭说蚂蚁,所有的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也同样面临大监管时代新的监管体系。从这个意义上,做着实际业务为金融属性极强的蚂蚁,被监管有其必然性。
发生的时间超预期,是因为蚂蚁目前正在IPO前夜,证券监管机构出于对科创板抑或整个资本市场改革的呵护,可能会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表态,这是我原本以为的。
然而今天的“联合约谈”不仅集齐了全部的金融监管主体(央行、银保监、证监),连外汇管理局这个通常不认为是监管机构的主体也加入了约谈行列。这充分说明,本次约谈,是更高级别(也就是金融委,最高级别的金融管理协调机构)对蚂蚁集团的动作,也是对金融科技和监管关系讨论的最新回应。
这样的回应,是迅速的,果断坚决的,强有力的。
更重要地,这也向市场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
金融大监管时代已经来临,大监管意味着“监管一切”,凡是涉及金融业务的,实质从事金融生意的,管你是科技还是传统,统统都要接受监管。
关于科技、创新、传统、监管这些主题的争论,可以休矣!约谈传递出的信号是一锤定音性质的。
须知,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这里的“新”,不是新的形式,新的外衣,而是“穿透式”的新的管理体系。其目的,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是大方向的问题,是站位的问题,是事关新时代下,施政方针贯彻落实的大是大非的问题。
因此,不必再争论监管蚂蚁应不应该,合不合理,会不会扼杀创新。只需要明白,这就是新时代的应有之义。
披着科技的外衣,干着本质上空手套白狼的事,这样的游戏,可以休矣!
当“科技”这个挡箭牌,被监管果断砸碎后,关于蚂蚁集团更像一家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的争论,也可以休矣!
往后看,一旦带上监管的紧箍,蚂蚁的高增长,也就带上了沉重的脚镣。这脚镣对于那些追求企业快速发展,追求互联网一样“势如破竹”般爆发的投资者而言,显然是沉重的负担。但对于真正关心金融本质在于科学合理识别风险并对其进行定价的人而言,显然,将蚂蚁纳入监管甚至是强监管,是一件令人拍手称快的好事情。
金融,从来就不是一个“快”的行业。对于风险的识别和定价,也不是单靠纯技术可以完全解决的问题。基于电商行业的产销数据和支付场景,在整个金融处理的问题场景里,只是一个部分,绝非全部。
每一个金融业内的人都会明白,金融对风险的识别和定价,完全基于某种形式的概率分布。没有人也没有任何机构或者算法,可以百分百识别风险,或者给出或然结果的精确分布,进而可以完成百分百精准的定价。
换言之,由于处理的是未来的预期,金融天然的与犯错联系在一起。
即便再历史悠久的银行,也会有坏账。即便再厉害的投资人,也会有失败的投资经历。有些时候,在一定的时期内,这些犯错,可以被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进而不影响金融行业的整体运作。
但另一些时候,一个致命的错误,完全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轰然倒塌,甚至把整个金融经济体系拖入泥潭。2008年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敲响的警钟声,似乎并不遥远,但市场已经选择遗忘。
有些深刻而惨痛的教训,人们对它的遗忘并不代表它会消失,它总会周期性地卷土重来。
技术能改变处理问题的效率,但技术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人性。比如对规模的贪婪,对成长速度的痴迷,以及对不了解领域时不时的狂妄自大。更不要提,人性本能地过度自信、贪婪与路径依赖。
再说,技术里,一个有效算法的最大风险是什么?是它建模未曾考虑到的小概率事件某一天发生了,哪怕这个概率小到一百年发生一次。
基于以上所有,金融行业开展业务的底线,永远是对风险的控制。这是行业存在的生命线,无论之于庞大的金融机构,还是微小的投资个人。也无论之于传统金融,还是“科技”金融。
理解了金融的本质,再来看金融的监管,就不难看清为何监管要如此强势地向市场传递监管金融“科技”的决心。监管不是针对蚂蚁,而是在借此向全市场传递信号:
要糖吃可以,但别扯犊子,乱弹琴。
亦因此,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思路看待蚂蚁,那它未来高增长的基础是否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若是如此,又该用什么故事来支撑它两三万亿的估值?
手机码字,支持小明就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