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的困境:留不下的北上广,回不去的故乡

大约在十年前,北上广作为超一线城市,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梦想地,从高考填报志愿开始,就计划着从自己出生的三四线城市跳脱出去,大学毕业后,留下还是赶往,都离不开北上广。

这和70年代的知青很相似,同样都是为了“精神”世界的追求,恶劣的气候和贫瘠的土地并没有浇灭知青们的热情,可如癌细胞一样扩散的房价,却成为众多年轻人拼命也无法治愈的“顽疾”。

职场的追求无望,房价的插翅难追,无处施展的抱负和漂泊在外的安定,无论哪一样都实现不了,在屡次阵痛和挣扎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逃离北上广。

和十年前的“蓄谋已久”不同,逃离对于很多人来说,几乎是一夕之间的选择,在这份选择里面,包含着多少的不甘和无奈,逃离的脚步就有多沉重。

可面对眼前路,逃离北上广简单,可去哪呢?

故乡,也许是最安全的选择,可已经被北上广改造的年轻人和一成不变的故乡,这对不在一个节奏的“母子”,是不是真的就能回到过去呢?

当代年轻人的困境:留不下的北上广,回不去的故乡

把“三十而立”活成了笑话,你还愿不愿意留下?

一对在北京工作的小情侣曾经这样描述过他们的生活,2室一厅被隔成4家分组,厨房、厕所三家共用,他们租住的主卧大概有20平米,两人、一狗还有不知道多少的蟑螂一起分享着不大的空间,2200元的租金,对于刚到北京没多久的两人来说,多少还是有些压力的。

北京有很多这样的小区,居住密度很大,大部分都是外来打工的。有的房子被公司租来用作集体宿舍,15平方的房间共有6个上下床位,大一点的房间会有8个床位,2室一厅的房子住了14个人,好一点的还按照性别分宿舍,差一点的就男女混住了。

这种小区人流复杂,住在这里的女生上下班都会多留心身后是不是有人尾随,在小区里,也偶尔会遇到有人搭讪或吹口哨的现象。

我也因为公司培训,有过一段20天的伪北漂体验,住的就是集体宿舍,一日三餐都是自己解决,跟很多北漂年轻人一样,即便是满屋子女生,厨房也基本没人开火,大家都是泡面或者快餐解决。

我简单算了下账,扣除餐费、交通费,再加上2000多的租金,按照我们当时的工资来说,真的剩不了多少。

当代年轻人的困境:留不下的北上广,回不去的故乡

为了省钱住的城中村

合租的不便和潜在隐患、北京糟糕的气候、打开抽屉可见的蟑螂,这一切确实将我北上的好奇心,在一瞬间扼杀在摇篮里。无论是我,还是上面提到的合租条件,其实都不算是最差的,那些低薪、住地下室、阴冷潮湿的生活条件,也是不少北漂人群正在经历的。

其实,刚出社会工作,薪水不高承担不了好一点的居住条件,也没什么。可让人泄气的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薪水跟不上房租的上涨,更让人后怕的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薪水的涨幅到了一定年纪会停滞不前。

那对小情侣,已经结了婚生了孩子,可对在北京买房的希望,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绝望。前途无望和房价飞涨,让三十而立活生生成了一场笑话,那时候的你,还愿不愿意留下?

当代年轻人的困境:留不下的北上广,回不去的故乡

曾经奋斗的人

除了房痛,北上广还能给你带来什么?

很多留守故乡的人都会不解,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会选择北上广?

也许,重点就是选择这两个字,一个法学毕业的姑娘,在社交平台这样写道“这里的工资不是1800就是2000,不是销售就是保险,作为法学专业毕业生,我很抱歉。”

2019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了有关全国各地上市公司数量的排名数据,其中排在首位的是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的北京,其次是上海,深圳排名第三,紧接其后的是杭州和广州。

上市企业或规模性公司,可为一个城市的发展机会和选择,提供双重认证,那些希望可以学以致用或者专业性很强的就业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在这样的城市自然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年轻人除了对就业发展有一定需求之外,对文化和娱乐生活的要求也随着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

当代年轻人的困境:留不下的北上广,回不去的故乡

2019年,有一个按照展览面积进行排名的榜单,排名第一位的是上海,排名第二的就是广东省,而北上广这三座城市,在2019年的展览数量共达2057场,涉及文化、行业、商业等多种类型和主题。

不仅仅是展览,戏剧是文化鉴赏中最具代表性的类别,只要打开手机APP的订票软件,全国出名的戏剧上映地点也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每年一度的乌镇戏剧节,更是让众多文化爱好者趋之若鹜。

网络里流传着这样一个问题,“在大城市生活,究竟给你带来了什么”,有一个网友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这个城市很拥挤,却容得下我的梦想;这个城市人很多,却没有人干涉我什么时候结婚”。

北上广这样的城市,即便是在休息日,很多人也是脚步匆匆,忙着打卡、忙着充电。追求个人实现和自由的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也越来越理智,自然也不会对别人的私事有任何干涉了。

当代年轻人的困境:留不下的北上广,回不去的故乡

何去何从?

北上广是2.0,故乡是1.0,而我却活成了互不兼容

房价之痛、生活之窘、前途之优,三重夹击之下,不少人又再一次背上行囊,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故乡。

在家乡,有父母的照顾,生活上确实舒心不少,可这份舒心于很多人而言,却伴随着限制和干涉。

一位曾在北京工作的闺蜜,在几年前回到家乡,刚刚回来的时候,京腔十足的她,经常跟我说起老北京的小吃、寒冷的天气和体育馆的各种比赛。

我们的家乡算是二线城市,即便如此,计算机毕业的她,也只能找到类似库管和统计的工作,在北京积攒的编程类工作经验根本无法施展,几经辗转无果,也只能面对现实。

除了工作,在北京从来没人问起的个人问题,在长辈眼里,却成了“十恶不赦”。一开始,闺蜜还能坚持住,到了后来,七大姑八大姨的数落,周围邻居的好心,还少不了母上大人的眼泪婆娑,原本没有结婚计划的闺蜜,还是开始了漫长的相亲之旅。

当代年轻人的困境:留不下的北上广,回不去的故乡

逃离北上广

开口的京腔,让好多相亲对象很拒绝,因为他们更倾向于找本地人,觉得知根知底;吃过、见过、玩过,让闺蜜被打上“能花钱”的标签,要知道在北上广,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休闲需求。

工作受挫,相亲遭嫌,就算是逃离北上广,房价却是依旧要面对的阵痛,二线城市的薪资水平和房价还是不可调和。

本来还想着,用积攒的前沿工作经验,找到一份薪酬可观的工作,应该可以抵消房价的压力,好歹可以做个有房一族,惨痛的现实又一次急击碎了闺蜜的故乡梦,闺蜜苦笑着说:“北上广是2.0,故乡是1.0,而我却活成了互不兼容”。

当代年轻人的困境:留不下的北上广,回不去的故乡

前段时间的热播剧《三十而已》中,有一个场景还是能说明问题的,王漫妮在咖啡馆里点了一杯拿铁,小店里端来的却是一杯速溶咖啡,面对王漫妮的质疑,店员信誓旦旦的表示,小镇里的拿铁就是这样的。

家里介绍的相亲对象,虽然很适合结婚,但对王漫妮来说,真的是两个世界的人;托人介绍的工作,虽然轻松闲适,但人情往来的限制却很多,薪资水平也远远不足以抵抗,家里买房或看病的大笔开销风险。

在很多来自三四线或者偏远城镇的年轻人,学历并不高,但他们并不在乎吃的差、住的差,只希望在大城市能够得到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但是房价、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存在挤压和不公,这些让他们产生心理上的“边缘化”,让他们对未来产生深深迷茫,无法做到安居乐业。

和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飞速发展不同,“故乡”类城市在经济支柱型产业和文化方面,呈现发展疲态或干脆停滞,导致很多企业庞杂无力,占名额、吃空饷的案例频发。

这让很多选择回流的年轻人,空有一身技能和水平却得不到发展,陷入两难境地。

当代年轻人的困境:留不下的北上广,回不去的故乡

逃离上海

房价,不过是这场痛苦的导火线,2019年的一场疫情,让原本还可以靠房价粉饰的城市经济“卸妆”。

都说“当大潮过去,才知道谁在裸泳”,曾经北上广中的“广”,都跌落前三甲,被深圳取而代之,其它经济实力不足的城市所遭受的震荡更加可想而知。

面对回不去的故乡,有的人和王漫妮一样,选择重回一线拼搏,求一个全力以赴,青春无悔;

有的人退而求其次,去往二线城市以求达成个人发展、房价和文化需求的三方平衡。

无论何种选择,上下求索,摸爬前行似乎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了,只希望在时代的车轮之下,年轻人可以找到属于他们的踏实,做到真正的安居乐业。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210 字。

转载请注明: 当代年轻人的困境:留不下的北上广,回不去的故乡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