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国数据,外媒:“创纪录”“令人瞠目”“梦幻数字”……

“创纪录”“令人瞠目”“梦幻数字”……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数据后,外媒争先恐后地使用了这些形容语。

看到中国数据,外媒:“创纪录”“令人瞠目”“梦幻数字”……

18.3%,这是中国自1992年有季度GDP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值。“该数据凸显中国经济快速复苏的步伐。高涨的工业活动和较低的新冠感染率,已经推动中国经济增速在去年底超过疫情前水平,且远远好于其他大型经济体的表现。”英国《金融时报》评论道。外界注意到,中国官方表态反而很谨慎,一方面,此次“夸张”的增幅建立在去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某些领域的确仍处在恢复阶段,“不确定性”因素也带来挑战。但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特殊背景下,这个数字所反映的内涵却远比其表面丰富得多。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迎来开门红,对于世界而言,中国证明了“韧性和动力”,同时再次成为“全球经济抵御崩溃的堡垒”。

“这个数字高得异乎寻常”

01

“周五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随着这个国家继续从去年疫情导致的衰退中快速恢复,第一季度的中国经济实现创纪录的增长。”法新社16日的一篇报道写道,新冠疫情暴发后,在中国政府实施严格管控措施、消费者们待在家中后,该国成为经济最快反弹的国家。“国民经济开局良好。”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周五这样告诉记者。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的数据,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尽管有外媒称18.3%的数据稍低于一些机构和经济学家的预测,但他们都承认这一增速“创纪录”——是1992年有季度GDP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值,且明显反映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现状。

英国广播公司称,18.3%的超高增速背景是去年一季度同比负增长6.8%的超低基数,但仍展现出中国经济复苏的强劲动力。即便对于高速增长30年的中国经济而言,这个数字也高得异乎寻常。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增长最快的五年是从2003年到2007年——维持在10%到14.5%之间,连续五年增速维持在两位数。增速最高的记录则是在1984年创造的15.19%。

路透社分析说,从两年平均看,中国仍达到5%的GDP增速,单月工业、投资、消费延续了恢复势头,显示中国经济已摆脱疫情影响,步入正轨。《华尔街日报》称,这一创纪录的增速反映出,中国经济在2020年初因新冠疫情而陷入深谷后已经复苏并且保持增长势头。

“一年前,为控制疫情蔓延,整个国家的城市关闭,航班停飞,高速公路被封,如今,人们在家工作以及世界经济复苏的召唤,全球对中国制造的电脑屏幕和游戏机的需求正在飙升。”《纽约时报》称,中国的增长数据“令人瞠目”,它既反映了中国去年第一季度的过去,也反映了如今的状况。随着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出,美国人希望把钱花在家具、电子产品和其他中国工厂生产的产品上,这种需求在继续。

英国《金融时报》16日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中国部负责人埃斯瓦尔·普拉萨德的话说,即使考虑到与去年较低基数比较的“幻觉效应”,一季度数据也“清楚证明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动力”。该报还称,中国从疫情中复苏帮助其主导了全球贸易,出口自去年6月以来每月均实现增长。

几天前,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进出口数据,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9.2%,贸易顺差扩大690.6%。在16日的记者会上,刘爱华提到“3月进口增长在加速,是今年以来首次高于出口增速,说明内需恢复势头是在不断巩固增强的”。

中国经济复苏“遥遥领先”

02

虽然18.3%的增长数据异常亮眼,但有外媒称,中国官员和经济学家对这轮复苏的各个方面都发表了谨慎的言论。《金融时报》称,刘爱华表示,中国制造业投资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还比较多”。

俄新社16日称,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国内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贸易展示了积极动力。观察人士相信,中国在随后的几个季度将继续表现出强劲的经济增长,但指数将会有所降低。

北京经济运行研究会副会长田云1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中国二季度GDP增速会比一季度有明显回落,但应该还会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因为贸易方面进出口依然很旺盛,国内的投资增速、消费增速也已经起来,势头强劲。

路透社综合逾70家机构预估中值显示,今年中国经济预计增长8.6%,二三四季度增速分别为8%、6.4%和5.3%。路透社还提到,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一些重大工程项目都在安排之中,民营企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

不少媒体评论称,相比其他地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明显表现更好,更不用说去年便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实际上,IMF在本月初明确称中国已回到疫情前水平,有IMF官员表示,中国的经济复苏遥遥领先于任何一个国家。在IMF的最新预估中,今年中国经济增速被上调到8.4%,而上个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时,中国宣布的增长目标为“6%以上”。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经济学家们预测,美国经济今年也将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但速度要比中国慢,而欧洲、日本等很难在今年实现全面复苏。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表示,总的来说,中国现在正在更快地追赶发达经济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

不少外媒还留意到中国国家统计局16日就“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所做的提醒。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资深宏观分析师刘学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外部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对于经济增长存在多大影响很难量化,但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供需恢复所带动,尤其投资、消费改善,全球经济今年主旋律是疫情之后恢复,地缘外部波动对于内生性经济增长影响有限。

IMF:科技脱钩对全球GDP的冲击远大于贸易战

03

在中国公布经济数据之际,美国总统拜登于当地时间15日表达了对本国经济的信心。根据白宫官网发布的简报,拜登称“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美国回来了”。据报道,美国3月零售销售额录得10个月来最大增幅。

美联储在最新发布的褐皮书中称,2月底至4月初,美国经济复苏加速至温和步伐。但《纽约时报》评论说,美国的经济复苏仍然脆弱。每周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在3月中旬曾降至疫情以来最低水平,最近几周再次上升。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工作场所的安全担忧持续存在,即使企业重新开业、疫苗接种率上升,人们也感到沮丧。许多孩子仍在远程上学,这使得看护人的全职工作前景变得复杂。

田云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一季度对全球的经济贡献应该还是第一。虽然现在还不太清楚美国一季度的情况,但就算它达到10%的增幅,跟中国相比依然有差距。也就是说,中美依然会是全球贡献最大的两国,而中国要压美国一头,与此同时,中美经济规模的绝对差距在缩小。

上周,IMF再次上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今年将增长6%,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前所未见的增幅。据《华盛顿邮报》16日报道,IMF前中国部负责人普拉萨德表示,他预计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有助于今年全球复苏,推高大宗商品价格,支撑向中国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再次成为全球经济抵御崩溃的堡垒,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情况相同。”

德国电视一台也称,中国公布的经济数据说明,与2008年一样,中国在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世界经济正在从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复苏中受益。德国新闻电视台认为,中国的经济数据表明全球经济和贸易活动正在复苏,市场信心正在增强。

当然,也有消极信号。本月上旬,拜登政府将七家中国超算实体列入所谓“实体清单”,美国彭博社称,这是在特朗普政府对华为等公司实施出口限制的基础上继续扩大。IMF中国部负责人海格·伯杰尔16日警告称,若中美乃至欧洲之间科技脱钩,对全球GDP的冲击要大于贸易战。

根据IMF的研究,科技脱钩可能导致许多国家的GDP损失约5%,约10倍于美中贸易战造成的损失。“全球是一体的,如果不让各国间交流知识,最终将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可能会相当高。”伯杰尔说。▲

●本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林日 青木●本报记者 李炫旻 黎巧毅●任重 柳玉鹏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287 字。

转载请注明: 看到中国数据,外媒:“创纪录”“令人瞠目”“梦幻数字”……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