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五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上,知名在线心理学平台“壹心理”创始人黄伟强分享了一组行业数据:我国活跃心理咨询师已经超过20万人,但能够做到“头部”的比例,约是千里挑一;
因为疫情关系,之前曾被很多传统心理咨询师诟病的线上咨询,两年间迎来迅猛发展,并有望成为未来的咨询主流;
此外,在心理学越来越受到大众重视的表象之下,我国心理学产业的瓶颈也日益显现,潜在需求基数大而真正付诸实践者少的事实,并不足以支撑心理学行业从业者和机构的健康高速发展。
平台咨询师平均年薪10万元,“头部”可达50万
黄伟强透露,目前我国行业内比较活跃的心理咨询师已经达到20余万人,但分层也非常明显。
以“壹心理”为例,作为行业知名平台,“壹心理”曾接到过4万余份心理咨询师的入驻申请 ,但最终通过申请的,不足700人。
在入驻平台的咨询师当中,平均月薪8400元,即年薪10万出头;但做到头部的咨询师,年薪可达50万元。
而在经过精挑细选的平台咨询师中,能够做到“头部”的比例,也只有10-20%。
线上预约比例约80%,但线下咨询场次数超线上
跟大多数行业一样,心理学行业也在被互联网剧烈地改变着。
很多心理咨询师包括大咖,曾经都非常反对心理学产品的互联网化,但因疫情来临,不得不做出调整和改变。
黄伟强介绍说,其实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经有约80%的“壹心理”用户选择通过线上预约了。“这是一个特别反直觉的数据,因为大家印象里还是面对面的咨询更有效果。但在预约阶段,大多数用户,尤其是95后、00后用户,并不排斥通过线上形式接受心理服务。”
如果评价线上和线下服务的不同效果?黄伟强说,最直接的做法,是看用户是不是愿意继续为产品买单。
这里的另一组数据是:线上用户的平均咨询次数是8次,而线下的平均咨询次数是11次。
“可见线下比线上更有吸引力,线下服务的优势依然存在。”
我国心理产业发展面临瓶颈,科普依然必要
跟美国心理市场更关注服务和体验的做法不同,中国的心理市场是从大众教育、科普开始起步的,目的就是让国人首先了解心理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经过20多年的酝酿, 中国的心理市场正在从教育转向服务和体验,但这个跨越绝非一日之功。
事实上,中国心理市场的瓶颈日益凸显,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潜在需求基数大,而现有需求人数——即愿意为心理健康买单的人数少,心理咨询在当下的市场渗透率低。
因为看好心理咨询这个赛道的前景,很多投资者都跃跃欲试,但目前尚无成熟的心理行业商业体如上市公司出现。在黄伟强看来,即便是乐观估计,可能也要5年甚至更久之后。
当然,对于个体心理咨询师来说,他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通过文章、问答、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打造个人品牌,更快地度过职业积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