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记者:程方
A股上市公司2020年三季报现已全部披露完毕。统计显示,逾五成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尤以生猪企业最为吸睛。
继天邦股份(002124.SZ)以净利同比增长235倍斩获了今年前三季度“增长王”后,10月30日晚,龙大肉食(002726.SZ)披露的三季报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09亿元,同比增长66.53%;实现净利润6.14亿元,同比增长299.62%。
就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龙大肉食解释,一方面受益于国内生猪销售价格高位运行等周期性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公司自身养殖、冷冻肉和熟食等业务盈利能力增加。
该公司的全产业链优势在三季度表现得愈加明显,多个领域发力。当季实现营收65.09亿元,同比增长36.26%;实现净利润3.10亿元,同比增长433.50%。
猪周期下主营业务开花
截至目前,A股主要生猪养殖上市公司三季报都已出清,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有十余家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实现翻番,除天邦股份、龙大肉食外,还有正邦科技(002157.SZ)、牧原股份(002714.SZ)、金新农(002548.SZ)等也盈利不俗。
从财报中可见,业绩大增的背后是我国史上最强猪周期带来的高猪价。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9年之前,我国生猪平均价最高点为2016年的21.20元/公斤,但到了2020年,猪价徘徊在25元/公斤至40元/公斤。龙大肉食月度销售情况也表明,公司今年生猪销售价格维持高位,在30元/公斤以上,7月最高达到44.59元/公斤。
高猪价期间,各猪企不断加大生猪出栏量,进而充分享受周期红利,量价齐升。踏准节奏的“鼓励”也直接反映在A股二级市场,尽管9月份后出现一些调整,但年内猪肉概念板块整体涨幅仍接近20%,7-8月间涨势最佳。
加大肉品投入拓宽护城河
不过,此轮由生猪存栏量下降引发的高猪价支撑正在减弱,Wind资讯数据显示,从8月7日开始,22省市生猪平均价已从37.83元/公斤下跌至目前的不足30元/公斤,跌幅超过20%。
猪企9月份的生猪销售价格也均呈下滑趋势,在此背景下,通过扩张下游屠宰熨平周期波动,由“调猪”转向“调肉”就成为众多猪企的战略选择。
日前,有投资者向龙大肉食提问,未来还会采取哪些战略来保证业绩稳定增长?对此,该公司方面表示,将择机以新建和并购的方式逐步提高公司生猪养殖和屠宰规模,同时加大肉制品板块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公司的竞争优势。
年初以来,生猪屠宰产业受到冲击,行业进入淘汰和清洗阶段,而龙大肉食选择以此为契机逆周期扩张。先后启动灌云生猪屠宰及肉制品深加工项目,收购通辽金泉食品有限公司,加快全国布局,当前年产能已达800万头。
同时,着眼于产品深加工和新品研发,渠道上加快拓展,深入推进线下生鲜商超,从零开始布局线上与头部电商达成合作。
对龙大肉食来说,熟食板块未来将在深拓全国市场进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今年以来,公司快速在中、高端的B端渠道建立企业品牌,筹划上海研发中心,推进调理食品和低温肉制品深加工项目和西班牙高端火腿等重点项目建设,并以新品牌布局方便速食业务,着力打造“餐饮行业中央厨房第一品牌”。
内建外扩全产业链优势显现
龙大肉食创建于1996年,现已形成集生猪养殖、屠宰分割、熟食制品、食品检验、国际贸易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
“如果说疫情下的外部环境是检验企业应对变化和发展韧性的‘试金石’,那么,龙大肉食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体系就是其业绩的‘压舱石’”,日前,一位受访的券商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龙大肉食业绩呈现抗周期性、可持续、多元性等特点,随着未来产能持续扩大,有望在产业整合中占据更大优势,助力其业绩持续高增长。
稳扎屠宰业务的同时,上游布局养殖业,下游布局肉制品,可谓进可攻退可守。从源头养殖板块上看,龙大肉食董秘徐巍近日透露,截至目前,公司拥有生猪养殖场7个,其中大型商品猪场5个,原种猪场2个,种猪存栏量2万余头,养殖产能60万头/年。龙大肉食稳步推进500万养殖体系建设,扩大养殖产能,加快10月底竣工的安丘晏峪项目投入生产,景芝等开工项目顺利推进,相关重点项目如期达产。近期拟非公开发行募资不超过15亿元,相关申请已获证监会受理,用于养殖项目建设和流动资金补充。
尽管生猪价格近阶段下行,但猪周期见顶还为时尚早。东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王刚毅日前指出,猪价现在仅是短期调整,年底行情、补栏母猪、区域一体化布局等都会进一步推高肉价。
今年9月,龙大肉食调整了销售策略,适当减少了仔猪销售。事实上,今年以来,公司用养殖和冻肉的利润提前布局屠宰和肉制品业务,目的就是待猪价下行,生猪供给充分的情况下,便可充分发挥屠宰和肉制品业务的盈利贡献,而这也是相对其它猪企集中于单一业务,龙大肉食全产业链发展的优势。
公司预计到2021年底屠宰产能将达到1200万头/年以上,养殖板块是坚实的助力,拟到2024年产能达350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