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9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任梦岩)“双十一”临近,各大电商平台进入“临战”状态,直播带货行业也正准备大干一场。经过几年孕育,直播带货人气直升,有机构预计,今年直播带货行业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到2021年将达到2万亿元。
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金融机构也盯上了直播带货这条“快车道”,纷纷转战线上销售渠道。然而,与传统直播卖快消品不同,金融理财产品的营销有着严格的行业监管规则,消费者需要更理性的思考。
当主播卖力推销时,消费者会不会一时头脑发热,合同都没细看就买了理财?很多直播平台并没有鉴别主播销售资质的职能,消费者怎么知道卖的产品货真价实?近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社会公众:应注意甄别金融直播营销广告主体资质,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和渠道购买金融产品,同时要认真了解金融产品或服务重要信息和风险等级,防范直播营销中可能隐藏的销售误导等风险。
广东的小王告诉记者,她从直播平台上看到“讲师”教如何理财有些心动,随后就加入了理财交流群,其实直播中,“讲师”几乎都在推销产品。“先进群,他会讲一些理财知识、保险知识,什么样的该买,什么样的不该买。理财是在他那里开户,比别人收取的佣金少。还有保险,他说这个保险怎样好、家人可以买、自己可以买之类的。但是到最后下单了,也不便宜,我还是会思考一下的。”
小王比较了此前购买过的理财产品,直播中推销的产品并不便宜,于是退了群。
据了解,目前,金融机构的理财直播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理财知识、投资理念的宣讲;二是理财产品的推介。相较于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公司在直播方面的表现更为积极主动,已有多家保险公司管理层亲自上阵,在直播间带货。
银保监会提醒:由于直播平台开设账号基本没有门槛限制,一些无资质主体也擅自开展金融产品直播营销,涉嫌非法或超范围开展金融营销宣传活动。甚至有所谓的“科技公司”“咨询公司”以投资虚拟货币、外汇、网络理财为名进行诈骗。有的直播营销仅对保险产品价格进行简单比较,却不详细介绍保险责任,故意隐瞒除外责任、分红收益不确定等重要信息,甚至曲解保险产品条款,宣称“什么都保”;有的直播营销行为未能向观众充分提示金融产品存在的风险、免责条款等,或者没有用引起消费者注意的方式对权利义务、风险等级等重要信息进行说明,消费者可能在未充分知悉风险的情况下被带动,购买了不适当的金融产品或服务。
一家保险经纪公司风控负责人说,正规的保险公司在网上销售的产品都会通过严格的审核。他表示:“金融类产品有严格的监管规定,在业务的创新过程中,创新点也是围绕监管精神来做的,像误导、夸大宣传,我们也是尽量去避免的。如果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错误购买了,后续也会有问题,因为保险产品是有连续性的。”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学系主任王绪谨告诉记者,只要是保险产品,无论线上线下,都应该得到有效监管,任由产品“野蛮生长”,受损的是客户与守规矩的公司。“我认为,网上销售必须要有有关保险公司的合作协议,而且无论是网上还是其他方式,没有资质是不可以卖保险的。如果这个问题不管的话,第一,使被保险人、很多参与者得不到保障;第二,扰乱金融秩序,带来金融风险;第三,破坏保险市场的生态;第四,会把有些保险公司绑架了。”王绪谨说。
北京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主任刘新立认为,普通消费者如果对保险、理财并不熟悉,还是应该从线下渠道开始了解。刘新立说:“消费者如果之前没有对保险、理财有过一些全面了解的话,还是尽量一开始通过传统的渠道先做一些了解,然后才能甄别出来这种比较新的产品的吸引力究竟在哪儿?这种网上直播的渠道,可能会比较快速地吸引眼球,消费者就在这种比较短时间内被主播说动,就会有冲动的行为。保险跟其他的东西还不太一样,它是指向未来的一件事情。还是要客观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去做取舍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