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中国钢铁工业正孕育着一场伟大的革命!

陈德荣正在演示一键炼钢

文章|武安君

编辑|武安君

受制于国内环保政策的不断收紧,以及世界范围内碳排放压力的不断加大,我国的钢铁产业正在多面承压。

然而,多面承压未必就一定是坏事,压力有时候真得能够转变为动力。过去的一年,中国的钢铁工业已经显露出了突破的端倪。

这种转变目前看来有以下几个方向:

铁前工序的主要变化:

1、非高炉炼铁技术突飞猛进率先突破的是山东墨龙。过去的一年,邢钢在搬迁中被逼上了绝路,山重水复之时选择了山东墨龙的HIsmelt工艺,此举也使得几乎同样陷入绝境的山东墨龙的张冠琪绝处逢生。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预计2021年,邢钢2套HIsmelt工艺将开工建设。一俟投产并达效,不仅HIsmelt工艺将登顶中国炼铁高端,而且中国的铁前流程也将因此为之一震。

2、氧气高炉如果说,HIsmelt工艺短期内还不可能完全撼动高炉的地位,那么新疆八钢氧气高炉试验将带来世界炼铁史上的流程革命。一方面,焦比将大幅降低,另一方面,CO2排放将削减一半甚至于趋零,钢铁和化工融合发展将成为现实,煤化工行业将极有可能受到冲击或颠覆;

3、山西中晋太行30万吨氢气基竖炉直接还原铁成功。十年磨一剑。?目前,巨世峰正踌躇满志地谋划着新的一年:实现焦炉煤气制氢基直接还原铁EPC总包技术推广零的突破,并在其他绿色冶金工程化技术推广中有所作为大显身手。

4、建龙集团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的氢基熔融还原法高纯铸造生铁生产线项目即将投产;

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波看上去眼花缭乱听上去似乎靠谱的新闻:

2019年11月22日,河钢集团与意大利特诺恩集团携手共建120万吨/年氢冶金;

2019年9月6日,酒钢集团公司氢冶金研究院揭牌;2019年1月15日,中国宝武与中核集团、清华大学签订《核能-制氢-冶金耦合技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世界领先的核冶金产业联盟。

2020-07-30,长乐系钢企山西黎城太行钢铁有限公司官宣:拟投资30亿元,建设煤基还原铁项目;

……

钢铁产业似乎正被“火的一塌糊涂”的国内氢能产业裹挟着推动着,并酝酿着属于自己的一个风口:氢概念冶金,也即氢冶金。

炼钢—连铸流程的变化

1、5G+人工智能AI+机器人等智能制造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以此为标志,宝钢“一键炼钢+全自动出钢”建成;

2、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以化固碳,钢化联产、低碳冶金破题。立恒钢铁年产30万吨乙二醇项目投产;王国栋院士领衔,东北大学低碳前沿技术研究院成立;依托朱荣教授“CO2在转炉和高炉中的应用”两项技术,北科大CO2科学研究中心成立。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能源化工等耦合发展,并将在某些领域加速融合;

3、国外无头轧制装备在国内攻城掠地。继日照钢铁一口气吞下阿维迪5条薄板坯无头轧制生产线之后,桂林平钢、山西建邦分别引进达涅利190、155小方坯生产线试产成功,国外冶金装备巨头在华攻城掠地。与此同时,国内中冶南方、阳春新钢铁等一众企业奋力追赶,一批卡脖子技术被相继攻克,钢铁企业装备国产化提速;

4、在高质量发展的旗帜下,高端钢铁新材料创新理论成果和颠覆性技术催生高端需求。

占世界钢铁产量60%的中国钢铁业,理应为世界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亿万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产生巨大的高端需求。中国钢铁界的科学家们正在为之奋斗。

董翰团队等创立了M3组织和性能调控理论,完成了“稀土耐蚀普碳钢原理与技术创新”;中信金属路洪洲博士,北科大赵征志教授和梁江涛博士参与的氢脆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团队液态阳光等项目开启钢铁企业应用窗口,翟启杰教授脉冲磁致振荡(PMO)凝固均质化技术,东大姜周华教授高品质特殊钢绿色高效电渣重熔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也许,今天我们为之烦恼的雾霾和环境污染问题,必将在5-10年之内被钢铁工业的流程革命一一破解,我们期待着,奋斗着!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84 字。

转载请注明: 锐评|中国钢铁工业正孕育着一场伟大的革命!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