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新经纬】;
12月15日是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运行满月的日子。作为第三个全国性证券交易所,从今年9月2日宣布设立,到11月15日正式开市,历时仅74天,北交所展示了中国资本市场进步的速度。与此同时,北交所的成立也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三家交易所错位发展的新时代。
自开市以来,北交所运行平稳,截至12月14日收盘,北交所79只个股(共82只,3只拟转板停牌)合计成交478.97亿元,股票日均换手率1.46%,11只新股集体上涨,平均涨幅为110.84%,82只北交所股票市值共计2693亿元。12月15日开盘,北交所75只个股飘红。
北交所相关负责人向中新经纬表示,北交所开市首月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改革积极效应显著。市场成交较改革前显著增加,上市新股集体上涨,市场参与热情提升,专业机构积极入场,投资者入市意愿增强。创新层、基础层受到带动,交投活跃度有效改善。
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的业界人士看来,一方面,北交所从制度设计上,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另一方面,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均有望在北交所“掘金”。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痛点”
北交所运行一个月来,个股整体维持平稳走势,14日,北交所盘面上全线飘红,除观典防务、泰祥股份与翰博高新拟转板停牌外,75只股票录得上涨。而在11月15日至12日14日期间,11只新股集体上涨,平均涨幅为110.84%,71只平移股票多数由开市前高位回调,但仍较改革消息宣布前上涨29.97%。12月15日开盘,北交所75只个股飘红。
中新经纬注意到,北交所上市个股涨跌幅低于科创板和创业板开市同期涨跌幅。对此,粤开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李兴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解释道,主要由于北交所股票在开市之前均有二级市场交易,在北交所设立消息公布之后已有较大涨幅。
在新三板资深投资人、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看来,北交所运行一个月以来,股价尽管呈调整状态,但要相信“量缩价降”的现象只是一个暂时的情绪化市场表现。“随着北交所品牌影响力的不断传播,相关政策制度的稳步推进,投资者对北交所上巿公司的深入了解,市场会发现当前‘黄金坑’买入的好时机,市场会走出一波漂亮的北交所行情。”
此外,在业界人士看来,随着北交所的成立与近一个月的开市运行,其成交量和流动性大幅提升,上市公司的估值与创业板、科创板已相差不大。来自北交所的数据显示,开市以来,市场流动性较精选层期间改善,第二周以来日均成交15.68亿元,较此前精选层增加3.07倍,股票日均换手率1.46%,较原精选层提高0.74个百分点,符合中小市值股票流动性特征。
在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团队看来,北交所由新三板精选层升级而来,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与现有沪深两大交易所和三大板块形成错位发展,将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深化新三板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0月20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主题演讲时指出,北交所是“龙头”,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是基础,要发挥好北交所的“龙头”撬动和“反哺”作用,不断做活做强创新层和基础层。同时,加强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互联互通,加快完善服务中小企业的全链条制度体系,形成层层递进的中小企业成长路径和良好的多层次市场发展生态。
中新经纬注意到,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价量显著提升。受北交所引领带动,基础层、创新层交投活跃度明显改善。来自北交所的数据显示,改革消息宣布以来,三板成指、三板做市、创新成指累计涨跌幅分别为15.13%、34.79%、20.19%,北交所开市后,创新层基础层日均成交总额由开市前的8.35亿元增至8.86亿元,较改革消息宣布前增长1.83倍。
不难发现,数以万计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动荡的全球经济背景之下,谋求更好的资本化发展的关键助力。中小企业盈利模式尚未稳定,所以急需资本补足获得“活水”,而北交所成立的初衷就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痛点”。
周运南指出,北交所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抓手,其横空出世的直接原因还是中小企业的历史“三难”:一是长久以来的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二是中小企业的上市难,虽然注册制已在科创板、创业板先后落地试点,但上市难度依旧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三是退出难,各类投资资金从中小企业顺利获利,退出难。
北交所的融资效应不可小觑。中新经纬注意到,自北交所设立消息公布以来,新三板定增市场热度明显提升,据Wind数据,9月和10月公布定增预案的企业数量分别为54家和99家。对此,李兴预计随着企业定增预案的逐步实施,以及精选层发行提速,未来新三板直接融资额有望快速增长。
据北交所消息,截至12月14日,北交所合格投资者开户数超460万户,较改革消息宣布前增加约1.7倍。李兴还指出,北交所上市门槛相对较低,后续规模有望迅速扩张。随着后续北交所逐步扩容,叠加近期多只北交所主题公募基金发布带来增量资金入场,北交所交易量有望逐步放大。
10月22日,全国股转公司、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发言表示:在下一步全国股转系统和北交所市场建设中,我们将紧紧围绕中小企业这个主体,认真总结过去八年多实践的经验教训,不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增强制度的包容性和普惠性,突出“更早、更小、更新”,构建覆盖中小企业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体系,探索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中国方案”。
“掘金”北交所
北交所重点关注的是“专精特新”企业,据中新经纬统计,目前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占A股总体比重为20%,高于深证创业板。周运南表示,“‘专精特新’特别是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是北交所重点扶持对象,也是申请北交所IPO时的加分项,所以直接利好的是高端制造业,同时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北交所,其也欢迎先进的服务业积极申请。”
李兴表示,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的占比在未来有望提升A股整体“专精特新”企业的占比,由此,能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作用。
中新经纬注意到,北交所相比沪深两交易所采取了较低的财务门槛和市值指标,满足条件的企业规模得以扩大。北交所申请门槛最低的财务条件为“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
“北交所目前是一个新形势、新阵地、新机遇。在这三新的背景下,‘专精特新’又给这个市场赋予了很大的未来。估值方面,北交所目前正处在一个估值重估的阶段。因为我们有更高的业绩增速,但没有在估值上体现。”安信证券新三板研究首席诸海滨指出,最近部分企业重新被投资者估值,触发因素可能是一些突发事件,但本质上是北交所在融入大A股浪潮中必然的产物,未来或会看到更多融入的过程。
中新经纬注意到,截至目前,北交所已有四只市值超百亿元的股票,分别为贝特瑞、连城数控、吉林碳谷与长虹能源,而82只北交所股票市值共计2693亿元。
越来越多企业正赶赴北交所“盛宴”,截至12月10日,北交所已受理企业共57家,在辅企业共187家。对于企业而言,周运南认为,中小企业可从五方面来把握北交所机遇:首先是要认识到北交所对企业资本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北交所相关政策。其次,要提前做好有力争实现北交所的资本战略规划。然后是做好本身的业绩持续成长性和公司治理的规范性。紧接着,在条件基本吻合时,积极引入专业机构辅助企业向前发展。最后,可以先行借道挂牌新三板,提前接触资本市场,做好前期融资、规范和成长。
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也都有望在这片蓝海里“掘金”。开源证券中小盘研究团队任浪、孙金鉅等指出,战配和打新是参与北交所投资的重要机遇。该团队中性预测,对于A类投资者,1亿元现金账户北交所网下打新收益率为9.86%。同时在早期参与投资者较少的情况下,打新收益率更加偏向乐观的情景。伴随着高收益吸引打新投资者进入,长期北交所将成为可观的收益增强来源。
中新经纬注意到,首批北交所主题公募基金认购火爆,公募等机构资金已逐步进场买入。北交所开市后,华夏、广发、汇添富、易方达、南方、嘉实、大成、万家基金等首批8家公募旗下的北交所主题基金全部实现半日超募。上述部分基金公司的人士向中新经纬表示,借道北交所公募基金投资北交所市场,可以获得低门槛和分散风险的作用。
南方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经理雷嘉源认为,本次北交所主题的基金的发行均采用了两年封闭期的形式,这体现了希望投资者赚业绩的钱,减少短期博弈的期待。“对于投资人而言,北交所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就获得了更加稳健的发展,上市后的业绩相对来说波动性可能更低,而且北交所上市公司需要在新三板满一年,会多出至少一年期公开披露财务数据,这能够更加全面展示公司发展历程。”
那么,哪些“专精特新”的细分行业可能会率先突出重围?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基金经理顾鑫峰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指出,其比较看好的方向是高端制造,科技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车、光伏、风电、其他细分领域的高精尖产业。中新经纬也注意到,开市至今,机构研报密集发布、调研热度高涨,带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个股预期上涨。
北交所、新三板将持续为投资者分享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红利创造机遇。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指出,“北交所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强项,一如既往地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给予足够的包容和支持,将会更进一步获得市场和投资者的信任,也会成为整个A股的标杆。”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