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投资逻辑真的过时了吗?

除了投资苹果,巴菲特选股的逻辑似乎还停留在上世纪。

看不懂的东西不投资,这是巴菲特一直以来的投资标准和人生信条,靠着极度的自律和投资逻辑,巴菲特成就了“股神”之名。

巴菲特的投资逻辑真的过时了吗?
但在近四五年里,巴菲特频频跑输指数,不仅如此,他还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现金储备一再提高,让钱躺在账户上“落灰”,却没有投资比较火的科技公司。所以,他的行为遭到了一部分投资人的反对,有华尔街的基金经理甚至清仓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

梳理一下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十年的投资收益,确实在美股这长达十几年的牛市里,巴菲特没能带领伯克希尔·哈撒韦取得优异的成绩,这点无可辩驳。

相信巴菲特自己也明白,由于这几年跑输市场,他已经遭受了外界太多的指责。只不过他毫不在意,并且摒弃了外界的声音,才能让他自己“偏安一隅”。

那么在科技股主流的今天,巴菲特还守着一些“传统”产业,他的投资思维真的落伍了吗?

我认为他的思维不是落伍,而是谨慎。

资本市场本来就是一场零和游戏,对于巴菲特来说,他只需要找到一个朝阳行业,并且找其中的龙头企业投资,长线持有就完了。

巴菲特的投资逻辑真的过时了吗?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的难。

一家好的公司,需要经过时间的验证,时间是投资的朋友,也是投资的敌人。投资苹果公司也是巴菲特2016年才决定的事情。

2016年的苹果遭遇近年第一次单季度业绩下滑,在外界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巴菲特持续买入苹果,直到买成伯克希尔·哈撒韦第一大重仓股为止。当时,很多人都嘲笑他“人老糊涂了”。

面对外界的采访,巴菲特曾经回应过,他买入苹果公司股票是按照消费股的逻辑去买的,并非按照消费股的逻辑。

今年,疫情期间,当巴菲特手中的保险、能源、航空等巨亏时,第一大重仓的苹果几乎挽回了伯克希尔·哈撒韦所有的损失。

我们拉长时间轴,不管苹果或者是微软其实已经不“年轻了”。从他的选股逻辑我们就能看清楚,他选的公司经过时间的考验则是一个重要标准。

疫情原因,巴菲特在今年其实有很多的反常举动。

巴菲特的投资逻辑真的过时了吗?
包括,抄底航空股随后又清仓航空股,以及二季度建仓巴里克黄金,要知道,长期以来巴菲特对黄金都是不屑一顾的,他认为黄金是不具备生产性的资产,没有什么价值。此前的几十年里,他也没碰过黄金。

其次,就是抄底日本股市以及打新股,对于新股巴菲特长久以来也是嗤之以鼻的,他认为新股充斥着大量的赌性,不符合他的投资逻辑。

除此之外,7月初,伯克希尔·哈撒韦还斥资40亿美元收购道明尼能源公司的天然气资产,包括承担债务在内,这笔交易总额达97亿美元,收购的天然气资产包括7700英里以上的天然气传输管道和9000亿立方英尺的存储空间。不仅如此,9月底伯克希尔·哈撒韦还入6亿美元的EW Scripps优先股,同时获得未来以13美元每股的价格继续买入2310万股股票的权利。

他上述的行为遭到了大量投资者的“嘲笑”,认为他的投资方式已经过气。

那么在我看来,这些行为其实并不能说明他的投资逻辑就过气了,也并非因为他跑输指数就认为他廉颇老矣,作为一个长线投资者,本金安全是第一重要的,在巴菲特“折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伯克希尔·哈撒韦不断增加的现金储备。

巴菲特的投资逻辑真的过时了吗?
对于这些现金储备来说,几十亿美金的投资其实都不算什么,假如美股再遭遇一次类似于2008年危机,那么现金储备则就是最好的应对办法。

目前,美联储的无限放水已经让美股催生了大量的泡沫,所以,早先一步做防范没有什么不对,等跌下来资产价格合理了,再买入也不是什么坏事。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91 字。

转载请注明: 巴菲特的投资逻辑真的过时了吗?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