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伊始,军工行业呈现出一派火热景象。不同于以往岁末年初的冷清,眼下军工企业格外忙碌,拿订单拿到手软,甚至有企业表示其产品已经供不应求,需要不断扩产。
1月4日,威海广泰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与特殊客户签订的5份《装备订购合同》,合计金额为2.24亿元,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8.77%。2020年,威海广泰累计签订特殊合同金额为17.9亿元(包含上述合同),比2019年同期的12.93亿元增长38.43%。
威海广泰只是近期军工企业订单饱满的一个缩影。近期有众多军工企业公告了重要订单的签订情况,尤其是在航空装备领域,订单量更是喜人。
如中航旗下的中航光电,公司表示,目前防务各细分领域客户订单充足,各项研制项目均正常开展,2020年及“十四五”期间,防务市场订单或有稳定的增长。虽然公司并未给出具体的量化指标,但其对于防务市场景气度的乐观可见一斑。
又如深耕航空超材料的光启技术,作为超材料龙头企业,2020年以来公司一直处于订单追着生产跑的状态。据统计,2020年光启技术签订的超材料供货协议近13亿元,仅在2020年12月就披露了3次供货协议。
红外制导领域同样火热。高德红外2020年全年共发布了11次重要合同公告,合同金额共计20.12亿元;大立科技近期也公告了3笔合同,合同金额共计2.62亿元。
不同于以往合同主要集中于三季度,高德红外2020年第四季度的订单同样集中,在其2020年发布的11次重要合同公告中,有6次是在第四季度发布。高德红外表示,这是以往没有出现过的情形。
与航空息息相关的卫星导航领域订单也十分充足。海格通信2020年12月底公告称,公司收到与特殊机构客户签订的订货合同,合同总金额约3.58亿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7.77%。合同供货时间为2020年至2021年相应月份。
作为北斗领域的领军企业,北斗星通也公告了公司北斗芯片的最新进展。公司表示,目前28nm芯片已经量产2年,订单比较充足;22nm芯片已经完成流片,预计今年下半年量产。这两款芯片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为了满足不断增多的订单,不少企业纷纷忙着扩产。例如新雷能,其在互动易上表示,2020年度航空、航天、船舶等特种应用领域业务订单增速已超过50%,前三季度的订单增速超出公司年初预期,公司目前订单饱满。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公司产能,公司将加快产线调整、自动化设备的购置应用。
为了满足需求,光启技术在近期投产了新一代超材料基地——709基地。据光启技术介绍,709基地总投资14.9亿元,可实现超材料设计、计算、制造、检测的全链条系统,并能完成复杂的曲面形状的航空结构件设计。该基地年产能为40000公斤超材料,未来产能还将继续增加至80000公斤/年,可以极大满足订单需求。
高德红外也在积极扩产,收购了襄阳的汉丹机电厂,建成具有现代化自动化生产能力的火工基地。公司还计划修建37栋厂房和库房,一期已经完成21栋,可以保障后续生产。此外,公司将建设一座芯片大楼。目前公司产能已经饱和,新的芯片大楼设计产能至少是原来的5倍以上。近期,高德红外还获得了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装备总体资质证书,成为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取得装备总体资质的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