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侯润芳)近期,由人民银行前副行长、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学术总顾问吴晓灵领衔的《资管大时代》一书发布。在新书发布接受多家媒体联合采访谈到普通居民财富保值增值话题时,吴晓灵表示,大部分居民是普通投资者不太适合独立去开展高风险投资,在留够必备之用的钱后,额外的钱可以通过基金、理财、公募投顾等方式开展投资或者投资低风险品种。值得注意的是,当下还有很多人投资股市,吴晓灵直言,当前股市中很多个体散户其实不具备投资股票所需的专业知识,监管层也不得不出台各种保护投资者的措施,有些甚至演变为大家又爱又恨的“父爱主义”。对于更大规模的散户投资者,最关键的是要大力培育面向这些群体的机构投资者,这些散户的钱要更多的通过公募基金等各类资管产品进入市场,让专业的人帮散户打理财富。
吴晓灵首先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财富不断增长,也随着我国不断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强调房住不炒、推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政策不断出台,可以预见未来很多居民的财富将从存款、房子等转换为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各类金融资产。
她进一步指出,根据投资者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投资者可以分为普通投资者和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独立去开展股票、期货、私募等高风险产品的投资。而大部分居民是普通投资者,本身缺乏金融专业知识,抵御投资损失风险的能力也比较薄弱,因此不太适合独立去开展高风险投资。
“我更建议他们(记者注:普通投资者)在留出生活、教育、保险、养老等事项的必备之用后,额外的钱可以通过基金、理财、公募投顾等方式开展投资,让专业人为自己打理财富。确实想自己投资的,建议可以投资诸如货币市场基金、定期存款、国债等低风险品种。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低风险并不是无风险,其中的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存款超过50万的部分,理论上也存在风险。”吴晓灵表示。
当下还有很多人投资股市,吴晓灵说,资本市场是为买卖双方提供良好交易环境的场所,资本市场的管理者应当尽量为交易双方提供一个规范、透明、公平、高效的交易环境,让融资方把自身的情况真实、全面、及时的说出来,让投资方各凭本事、各自判断和交易,既不能偏向买方、也不能偏向卖方。但现实情况下,由于诸多原因,资本市场财务作假、利益输送、信息披露违规等乱象时有发生。从统计上来看,大部分问题出在融资方,主要原因是投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融资方往往负责实体的运营,对运行情况、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重大机遇等非常清楚,而当前信息披露规范尚不足以达到让投资方掌握和融资方相匹敌的信息,故融资方存在信息优势,并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利用信息优势做出不法行为。
吴晓灵还指出,在另一方面,当前股市中大量投资者是个体散户,很多个体散户其实不具备投资股票所需的专业知识,也不一定付出时间去研究,很多是人云亦云。正是基于这种情况,监管层也不得不出台各种保护投资者的措施,有些甚至演变为大家又爱又恨的“父爱主义”。即便如此,资本市场各种乱象仍然屡禁不止,使得一方面股市中赚钱的投资者占比较低,另一方面也使得投资方对融资方的监督制约功能大打折扣,不利于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吴晓灵建议,一方面要加大投资者教育的力度,让投资者真正意识到风险,在这种风险意识下,部分有兴趣有时间的散户投资者可以去认真研究,开展专业投资。对于更大规模的散户投资者,最关键的是要大力培育面向这些群体的机构投资者,这些散户的钱要更多的通过公募基金等各类资管产品进入市场,让专业的人帮他们打理财富。这样散户就不再是散户,而是有着专业力量加持的专业买方力量了,就能和卖方形成势均力敌的态势,公平博弈,资本市场才能更加健壮和有韧性。
“另外我们看到监管层也在呼吁信息披露义务人在必要的信息披露之外,鼓励自愿披露与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有关的信息。”吴晓灵说,监管层鼓励自愿披露与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有关的信息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有助于减少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也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更加合理的价值判断。未来应在这方面更进一步,将来成熟后可以将更多的信息纳入法定披露范围来。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