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萧钢构”)公布三季报数据。报告期内,杭萧钢构实现营业收入50.92亿元,同比增长12.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7亿元,同比增长114.47%。相较于杭萧钢构2019年的净利润4.69亿,杭萧钢构仅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就已大幅超过去年全年。
沐装配式政策东风 三季度捷报频传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绿色建筑、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等生态文明建设。由于装配式建筑具备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在建筑产业化和相关政策的推动下,装配式建筑行业整体步入快速发展通道。根据住建部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2亿平方米,较2018年增长45%;2014年至2019年间,我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由0.56亿平方米增长至4.2亿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9.63%。随着我国绿色工程的持续推进,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行业将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之中。
在此背景下,钢结构市场占有率向头部企业倾斜趋势依然十分明显。杭萧钢构作为钢结构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目前国内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布局覆盖范围很广的钢结构头部企业。2015年至2019年,杭萧钢构的主营业务钢结构稳定增长,营业总收入从37.86亿元上升到66.33亿元。2020年杭萧钢构前三季度营收50.92亿元,同比增长12.91%;仅第三季度营收就达到23亿元,同比增长26%。
三季报显示,杭萧钢构前三季度新签合同数量125个,高于同期。对照中报数据,仅第三季度杭萧钢构新签约合同金额31.13亿元,同比增长37.8%。第三季度,杭萧钢构及其战略合作公司捷报频传,广东杭萧积极参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建设,中标首批12总部之一——天音大厦A座、B座、C座钢结构工程;杭萧钢构中标雄安新区标志性建筑——雄安商务服务中心3#项目;杭萧钢构签订西宁新地标,303米青藏高原第一高楼项目。
顺应趋势 向智能制造领域布局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国家进行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要战场。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智能制造是我国向制造强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就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而言,智能制造的加入,通过信息化、标准化、数据化处理流程,整合产品设计、产品生产、项目施工等环节,使钢结构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价值最大化。
装配式钢结构的生产方式向智能制造转变为大势所趋,智能制造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杭萧钢构自创立以来,创新精神贯穿始终。2000年产权结构创新,行业内第一家进行股份制改造,开启规范化管理与资本市场之路;2010年应用创新,将钢结构技术应用到住宅市场,打造100万平方米的钢结构住宅小区作为示范工程;2014年商业模式创新,开启战略合作之路,已与106家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带动众多企业共同开拓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市场;2018年,杭萧钢构为实现“绿色建筑集成服务于全人类”愿景目标,投资设立了万郡绿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今,杭萧钢构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探索一马当先。
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态势,杭萧钢构期望通过实现智能化升级实现产能突破,进而抓住行业爆发期带来的机遇。就钢结构行业而言,通过“互联网+信息化”的应用,杭萧钢构以公司总部的智能制造、信息化管理平台为依托,将分支机构或生产基地的信息系统与公司总部相连,打通信息孤岛,进行统一信息化管理与整合,以信息化贯穿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有利于行业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效率,进一步打造核心市场竞争力。
10月28日,杭萧钢构发布的定增预案中披露,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亿元,其中9亿元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研发创新、智能制造及数智化管理示范基地项目,1亿元用于总部智能制造、信息化管理平台项目,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三季报业绩亮眼,加之智能制造布局志在长远,协同效应促进杭萧钢构技术进步、市场竞争力提升。未来,杭萧钢构还将利用BIM、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手段,研发一站式智能制造信息管理系统,贯通钢结构生产数据链,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提升钢结构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助推杭萧钢构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