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日公布的2月信贷社融数据再超市场预期,显示出经济复苏下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强劲。数据显示,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多增4529亿元。社融增量在新增信贷好于预期的推动下达到1.7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2亿元,为2002年以来同期最高增量。广义货币(M2)增速也连续12个月保持双位数增长。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2月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较强,尤其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显示出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在货币政策不急转弯和回归常态化的背景下,社融和M2增速短期回升不改后续缓步下行趋势。
社融增量
创2002年来同期最高
2月新增贷款数据再次反映出信贷供需两旺,结构优化的趋势。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但从历史上看,2016~2020年五年的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平均为9055亿元,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比去年同期多增4529亿元,说明信贷供需都比较旺盛。新增贷款结构明显优化,中长期贷款贡献了新增的主要部分,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减少2049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减4728亿元。
从贷款投放结构来看,主要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2月企业单位贷款增加1.2万亿元,其中1.1万亿元新增量为中长期贷款,为历年同期峰值,且在1月大增2万亿后继续高增,表明企业对经济前景看好,投资生产积极性较高。
“2月中长期贷款增量超过新增贷款总量,企业贷款在新增贷款总量中占约九成,这体现出2月信贷增长的‘量增质优’,金融部门对于实体经济支持的力度更大,发力也更精准。”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当月居民部门短期贷款减少2691亿元,是继去年3月以来首次减少。不少分析指出,这反映出近期房地产信贷政策从严,银行加大力度查处惩治经营性消费信贷进入楼市效果明显。
新增信贷的好于预期推动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创2002年以来同期最高。同时,受低基数影响,社融存量同比增速提升至约13.3%。社融增量主要由人民币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两项贡献。张旭认为,上述两项“双高”体现出了实体融资需求的改善,甚至其已超出了商业银行的合意供给。
尽管2月信贷社融数据超预期,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强劲,但亦有观点认为,不能将超预期的数据表现完全归因为经济复苏因素。北京一宏观分析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除了有经济因素外,也与信贷受控增长的背景下,去年底银行积压的信贷项目在今年一季度逐步放款有关,3月的信贷社融数据预计会依然表现不俗。
社融和M2增速
后续或将缓步下行
信贷社融的超预期表现也对M2增速形成支撑。当月M2同比增长10.1%,涨幅比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升1.3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M2增速较快回升主要是受到三方面的支撑:一是信贷投放增量好于预期,2月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经过8个月的下行趋势后反弹至12.9%;二是非银存款明显增加使存款规模扩大,2月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61万亿元,创历年同期新高;三是财政存款下放,2月财政存款大幅减少8479亿元,1月及去年同期为增加。
不过,温彬认为,虽然M2增速和社融存量增速较上月均有所回升,但仍位于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复苏后的整体回落大趋势中。预计下阶段M2和社融增速将逐渐回归至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货币政策加强结构性调节,加大对制造业、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唐建伟持相同看法。他表示,在货币政策不急转弯和回归常态化的背景下,预计央行将灵活运用各种工具微调,平滑和缓释阶段性流动性需求压力,社融和M2增速短期回升不改后续缓步下行趋势。
张旭则表示,今年一季度信贷增长势头稳健,供需关系正在向着有利于银行的方向倾斜。在本阶段,银行信贷供给意愿提高,信贷额度的稀缺性凸显,此时正是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体制机制、持续优化信贷结构的良好时机。2021年我国经济基本面好转的大趋势是确定的,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也会是稳固的。今年全年M2和社融的增速会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继续支持经济向潜在产出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