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合力稳经济 帮助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银保合力稳经济 帮助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日前,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从货币金融政策、稳投资促消费政策等多个方面对二季度经济工作作出部署。中国银保监会随即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对市场主体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

  记者从银保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各银行保险机构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纾困措施,支持遇到困难的行业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服务中小微企业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扩大就业、促进技术创新以及改善民生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中国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介绍,民生银行立足自身定位,发挥特色优势,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服务支持与保障力度。民生银行推出了服务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20条举措,帮助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复工复产。

  截至5月末,民生银行小微贷款余额6225亿元,较年初增加217亿元,其中信用类贷款较年初增长20%,首贷户较去年同期翻番,持续扩大小微客户覆盖面。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运输物流、餐饮旅游等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下调指导定价,全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发放利率在2021年下降77BP的基础上,今年前5个月进一步下降29BP。截至5月末,民生银行减费让利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到77.4万户,累计降费规模达4.1亿元。

  民生银行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开辟“审批—放款”绿色通道、提供无还本续贷、实施征信保护等,帮助小微企业降低疫情影响。今年前5个月,民生银行小微贷款无还本续贷发放1566.5亿元,发放笔数9.3万笔,惠及6.64万户小微企业。“民生银行始终把小微金融作为全行战略业务,14年来小微贷款累计发放5.5万亿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民生银行扎实践行普惠金融战略,优化提升小微金融新模式,不断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郑万春说。

  据华泰保险集团总经理赵明浩介绍,从2021年开始,华泰财险成立了专门的中小微企业保险产品条线,实施专业化分工、专业化管理,为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先后推出30多种产品,主要面向住宿、餐饮、零售等行业,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特点,结合行业特定风险进行定制化保障设计,并在承保政策上给予支持。比如,为燃气公司的中小微工业、商业用户提供保险保障,保障因燃气泄漏、燃气爆炸等事故导致的财产损失、人身意外和公众责任,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应。截至2022年5月,累计为20多万户燃气工商业用户提供了这类保险保障服务。“我们还推出了‘附加防疫费用’保险,根据市场实际需要,对投保企业自行承担的消毒处理费、雇员检验检测费,以及合理采购防疫物资等相关费用提供保障。”赵明浩说。

  据中华保险集团总裁高兴华介绍,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资金周转的难题,中华保险大力发展替换保证金类的保险产品。比如在建筑工程等领域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涉及投标保证、履约保证、工资支付保证、工程质量等多种保险产品,覆盖近240个地市,为约10万户企业客户释放了接近300亿元的保证金,切实减轻了企业的经营负担。中华保险还推出了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综合保险,助力中小微企业早复工、早复产,早日恢复正常经营状态。

  特色产品助企纾困

  据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廖林介绍,在疫情散发频发地区,工商银行对从事“菜篮子”“米袋子”等物资生产、配送的企业及时解决订货量激增导致的资金周转问题。例如,上海、吉林等地分行专门制订服务方案,为农产品和生活物资保供企业提供流动资金支持;运用续贷、展期、再融资、宽限期、还款计划调整等多种方式,主动做好资金到期接续服务,确保资金不断档。浙江仙居等地的分行推出“杨梅贷”等创新产品,为农产品种植户提供全链条的数字化金融服务。疫情发生以来,工商银行已累计为26.5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涉及贷款本金超4000亿元;今年以来,已经为3.1万户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682亿元。

  民生银行则推出“农牧贷”“农贷通”“棉农贷”等特色产品,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线上化方式解决企业金融需求,持续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和乡村振兴。例如,针对乳品企业上游合作牧场的项目建设和饲料采购融资需求痛点,民生银行依托信息系统、远程视频等技术手段,推出“农牧贷”产品,一揽子措施解决牧场建设和饲料采购需求,深受合作牧场欢迎。目前,民生银行已与伊利集团在“农牧贷”开展全面合作,已累计投放金额11.3亿元,覆盖内蒙古、宁夏等多个区域,并正在逐步推广复制。

  3月份以来,受长春、上海等地疫情影响,汽车行业产销受到了较大冲击,主机厂生产停滞,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营业连续性无法保证,资金压力凸显。为此,民生银行通过线上化供应链金融产品——采购e,让企业通过网上银行实现足不出户办理信贷业务,帮助数百家汽车经销企业渡过阶段性难关。

  兴业银行则鼓励各分行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开展个人经营贷业务,形成“一行一策、一户一策”的贷款解决方案,为不同行业、不同经营群体提供融资支持。快经贷、商车贷、产业园区贷、创业贷、光伏贷……截至2022年4月末,兴业银行共计落地逾200个“兴惠贷”特色服务专案,覆盖200多个城市,为地方经济注入生机与活力。5月份,河南省8500万亩小麦陆续成熟并进入收获期。在新乡辉县,由于去年遭受水灾比较严重,小麦播种比往年播种要晚,但农户们比往年更加渴望丰收。兴业银行新乡分行迅速开辟绿色通道,3天内为辉县市金穗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1000万元“粮储贷”的放款,确保颗粒归仓,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则向各会员单位发出倡议,要聚焦因疫情暂时遇困行业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有效配置保险服务资源,提升保险服务质效、丰富保险产品供给、强化保险科技创新,采取精准务实举措帮助困难行业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人保集团推出复工复产定额保险方案,包括“财产险+利损险+扩展传染病责任附加险”等多种保障,以城市为单位,根据当地政府需求设计定制差异化方案。人保集团总裁王廷科表示,人保目前合计推出121个方案,承保企业18251家,承担营业中断及传染病责任31.7亿元。针对部分地区因疫情导致货运物流不通不畅等情况,面向货车司机、快递员等推出“安业保”,在保障客户日常意外伤害的同时,兼顾物流工作人员罹患特定传染病导致的收入中断风险,每单保额近40万元。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之下,更需要银行保险机构潜心经营、精耕细作。

  据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介绍,中信银行实现行业研究、授信政策、信贷审批、营销指引、资源配置“五策合一”,同向发力、多措并举形成对制造业长期、稳定的金融供给。今年一季度,中信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到3454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去年同期增长30.6%。中信银行努力做稳链强链固链的推动者,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构建了全新的“供应链生态体系”,打通企业上下游全链条,系统解决了制造业企业供应链融资和结算难题,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增强了结算便利、提升了客户体验。

  中信银行还联合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为成长期的科创企业打造了“信贷+投资+承销”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方案。针对中信系券商投资和IPO承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从创始团队、股东背景、技术领先性、产业链地位等角度,对企业实施“积分卡审批模式”,提升企业信贷的可获得性,强化“投贷联动”“投承联动”,为科创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的综合服务。今年前4个月提供融资4313亿元,同比增长13%。“未来,我们将持续整合中信集团旗下的金融和实业资源,通过中信的‘融融协同’和‘产融协同’,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全力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合英说。

  今年国内多地疫情反复出现,对于实体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为此,保险业充分发挥经济“助推器”功能,为制造业发展提供长期资金。保险的“两个轮子”——风险保障和资金运用同向发力,全力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中华保险大力推广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软件保险。在财政补贴的支持下,通过保险机制,化解生产方和使用方的经济风险,服务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比如在首台套装备保险的领域,中华保险已经为中国中车等重大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了近200亿元的风险保障。首批次新材料保险方面,为新材料生产企业提供了近30亿元的风险保障。首版次软件保险方面,公司积极配合安徽、山东、四川等省经信厅做好软件首版次质量安全责任保险推广工作,已为多家软件企业累计提供1.16亿元的风险保障。

  华泰保险集团旗下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设立多项保险债权投资计划,通过项目投资助力制造业企业发展。例如,“华泰—山东能源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投向高性能、大型工业铝挤压材项目,这个项目面向技术起点高、附加值高的新型高速列车、船舶等领域,生产高性能型材、管材等,对于我国加快高铁、新能源汽车等重点战略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华泰—莱芜高端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所投项目被科技部纳入2021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是打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的重点项目。此外,华泰保险还利用自身各子公司的自有可运用资金以及管理的第三方资金,积极投资与制造业相关的企业债券、股票、股权等,为制造业转型添砖加瓦。 (经济日报记者 于 泳 彭 江)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887 字。

转载请注明: 银保合力稳经济 帮助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 楠木轩